找到一处更宽敞通风良好的地方安置好病人,八爷就匆匆赶去了绣房.
往年这个时候,正是绣房给各宫赶制夏裳的时候,八爷突然下令让所有绣娘去赶制口罩,面对一个个上来讨要衣服的宫女,绣房的管事左右为难.
“我说李公公,早在半个月前,我就给你们说了,宜妃娘娘等着穿细纱做的新衣,这都大半个月了,连个衣服影子都没有,你让我们娘娘穿什么?“
上来讨说法的是宜妃贴身宫女珍珠,现如今,宜妃最得皇上得宠爱,这珍珠的腰杆子就比别处的宫女硬一些.
李公公面露难看地解释:“珍珠姑娘难道没听说吗,如今八阿哥下令,内务府所有地布料都用来做口罩了,个个绣娘都在日夜赶工,没有布料,没有人手,各位主子的夏裳怕是要等一等了.“
珍珠一脸的不悦:“我可不管什么口罩不口罩的,这是宫里多年的规矩,每年这个时候各宫的夏裳都要做好的.李公公也不要拿八阿哥来压我,口罩是口罩,夏裳是夏裳,拿不到衣服,我们娘娘真的怪罪下来,那八阿哥能担当得起.“
李公公只好继续解释:“如今八阿哥可是被皇上特旨去管控瘟疫的,这瘟疫之事何其重要,八阿哥说了,这口罩是阻止这场瘟疫的关键,至于各宫的衣服,老奴以为,耽搁几天也碍什么大事,珍珠姑娘,这孰轻孰重,想必你心里也有数.“
珍珠还是不服:“我可管不了那么多,娘娘真的怪罪下来,我看谁来担当.“
珍珠的话语刚落,身后传来了铿锵有力的声音:“宜妃娘娘若有怪罪,本贝勒一力承担.“
珍珠被这声音吓了一跳,立刻转身,见是八爷,赶忙跪了下来:“奴婢见过贝勒爷.“
见珍珠见了八爷啊忽然变成这般嘴脸,李公公冷哼了一声:刚才不是挺横的吗,真的见了贝勒爷,不也怂了.
八爷低头看着跪下的珍珠:“你是宜妃娘娘的宫中的?“
珍珠小声回答:“是的,奴婢是宜妃娘娘宫里的一等宫女珍珠.“
说完抬起头,可怜巴巴地望着八爷.
八爷只觉这珍珠越看越令人厌烦:“以后,你不用在宜妃娘娘身边伺候了,去辛者库领职吧.“
珍珠整个人都懵了,过来好一会才反应过来,赶忙求饶:“奴婢知错了,真的知错了,请贝勒爷饶了奴婢这一回吧.“
八爷懒得再和她废话,大喝一声:“来人,把这个不知轻重的宫女拖下去.“
两个太监走了出来,一人一只胳膊,拖着哭闹不已的珍珠,走了.
如今,八爷掌管着内务府,这宫女太监都归他管制,他想怎么调配人员就怎么调配.
八爷心里也明白,他征用内务府的大批布料,又把绣房拿过来直接用,肯定会得罪一些人,正想着如何服众呢,偏这个珍珠不知死活地站了出来,正好,杀鸡给猴看,看谁还敢有意见.
少几件衣服穿怎么了,每年宫中都赶制新地衣服,各位娘娘的衣服几乎都是只穿过一两次就不穿了,少了这几件也不会没衣服穿.
可是,这瘟疫确实事关成千上万人的性命啊,这个珍珠真是不知轻重,势主欺人,这样的人就该好好教训教训.
珍珠被拖走了,绣房的管事李公公松了口气,有了珍珠这一遭,以后他不担心其他宫里的人来催了.
八爷转身,看着李公公:“李公公,若是再有人找你要衣服,你就让她来找本贝勒.“
李公公一脸感激:“多谢贝勒爷照拂.“
八爷接着问正事:“做了多少只口罩了.“
李公公拱手回答:“绣娘们日夜赶工,做了大概一万只了.“
八爷对这个数字还算满意:“好,侯宝贵,快去派人把这些口罩送到疠人坊,传我命令,所有人,病人,大夫,办事的官员,无论大小,都要时刻戴着这个东西.随后我会派人送去更多.“
侯宝贵得了令,赶紧下去办事了.
一边赶制口罩,一边时刻监控着京城内瘟疫的情况,但凡有可能被染上的,立刻隔离起来,再加上改善了病人的住宿条件,两个月过去了,八爷这一连串大刀阔斧的终于将瘟疫控制住了,新传染的病人已经连续很多天没有,已经得病的病人也逐渐开始康复。
这场瘟疫总算控制住了,朝中的王公大臣终于松了口气,看八爷的眼光都有些不同了,谁人不知,这次瘟疫,八爷的功劳最大,就不知皇上这次会如何赏赐八爷.
然而,偏偏这个时候,居然还有人敢参了八爷一本,说他滥用职权,侵吞内务府的物资,中饱私囊,而且趁着瘟疫期间,不妥善管理绣房等各处,导致皇家的一向供应大不如从前。
这件事,皇上也听说了,不止一个妃子向他抱怨今年的夏赏绣房一直没做出来,派人去催,绣房的人还不怎么搭理。
“八阿哥,这是怎么回事?”
皇上的声音沉稳中自带威严。
八爷便将口罩一事细细讲来。
瘟疫一事,虽在京城播散严重,但宫中还没有人染上,加上后来八爷严令凡宫内人员尽量不要出口,必须出宫门时一定要带上口罩,所以这瘟疫没能进入皇宫。
但是,在宫内,没有人戴,这是对主子的不敬,也会存在很多隐患,试想如果皇宫内所有侍卫都衣着相同,再都戴上口罩,那皇上的安全就很难保证了。
所以,这口罩到底为何物,皇上还不知道。
八爷便从袖中掏出一个呈上。
皇上拿着这个巴掌大的东西,不太相信地问:“你说就是靠着这个小东西阻止这场瘟疫的?”
八爷答道:“不全是靠它,但它确实功劳最大。”
皇上接着问:“是谁想出这个主意的?”
八爷心里一慌,刚想开口说是自己苦思冥想琢磨出来的,四爷偏站了出来:“这在绣房里广为流传,据说是一位住在八爷京郊偏院的一位女子想出的主意,只是不知此女子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