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那群一起打天下,后来又不要朝廷的荣华富贵而甘于回到贫穷的家乡的那群人,若说他们的子孙为代代暗卫,便能理解皇帝为何对暗卫如此信任了。
走遍宛温的各个角落,听了先祖皇帝称帝之路的各种传说,秋墨语却完全没能发现足以培养暗卫的地方,直到来到那个神秘村子。
那村长称村里没有青壮年乃是因为打猎采药危险,青壮年多出意外去世,村子里才会老弱妇孺较多。但是,从细微之处,可那村子里,只有屋子与大片的草地,完全不种植任何粮食,村民们一个个也都面色红润,完全是吃得好睡得好的模样。
试问,若当真村子里的众多青壮年都因为打猎采药出意外不在了,村子里众人的吃喝从何而来?唯有一个答案能解释,那便是村长在撒谎,村子里的人有别的生财之道,他们并不靠打猎采药为生,他们便是皇帝的暗卫源头,因为有皇家的供养,这村子的人不缺银钱,下山卖草药卖毛皮之类的,不过是障眼法。也因为村子的特殊性,他们才不愿旁人入村,一来不愿旁人发现村子的秘密,二来唯有与外界隔绝,才能让那些孩子完全按照他们要的方向去长。甚至这一次,包括二十年前那一次,两次意外,秋墨语都怀疑并不是意外,而是他们的作为。
如今,再听得孙县丞所言的秘辛,也更能解释通一些事。
当年玉婕妤被皇帝带入宫中之时,与王主簿所言他们遭遇意外的时间相合。
秋墨语将自己代入李应的角色,若换了是商琴在自己伤重,力不能及之时被带入皇宫,跟的人是自己从小到大被要求完全效忠不能违背的男人,自己会怎么样?想必只能祝福吧。但若是她并没有得到幸福,反而被冷落呢?
秋墨语的眼眸中不觉露出恨意。
若是如此,他会不惜一切代价带她走。
可,她还有儿子在,一个母亲,愿意抛下儿子离开,这甚至可能导致儿子死亡,只怕她不会愿意。
那么心疼着爱人,又恨着皇帝的李应,以自己的独特身份,搅起朝廷翻天覆地也就不足为奇了。尤其,当初查到的刘贵妃曾诬陷玉婕妤的清白,后来玉婕妤为自证多年闭门念佛,身处天下最尊贵的家庭却过着清苦的生活,李应恨刘贵妃,设计刘贵妃抗下所有罪名也就不奇怪了。
毕竟,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刘贵妃本身便不安于贵妃之位。这倒也能解释,为何刘贵妃于深宫之中,娘家完全不给力,她却能掌握那么多官员的秘辛,也能与上官世家、崔氏结交,恐怕这其中都有李应的推波助澜。
尤其,能做下这么多的事,那李应在暗卫中肯定位置不低。
秋墨语叹了口气。
如今这些,都是他的猜测,没有丝毫证据,谁能信为皇家任劳任怨卖命了上百年的暗卫中,也会出现不忠之人呢。
秋墨语突然惊恐站起。
“莫非,那也是他们的算计?他与蜀王在一起,以他的身份,皇帝该不能容忍暗卫与皇子结交才是。”秋墨语喃喃念着,视线转向了内衙方向。
跟在昌平公主身边的这位嬷嬷,从来都不给昌平公主留颜面,在当初到京城外庄子的路上,就曾擅自处置了公主的贴身婢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