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是萨满的一个下属,跟赵玗很面熟。
严格地来说,萨满是一个组织,类似于佛教的组织。
大家通常所说的萨满,其实是指契丹人的大祭司,也就是奥姑公主。
一直说萨满,感觉就是个跳大神的神棍,赵玗对她也没啥尊敬。
充其量把她当做一个功夫很好的民间艺人而已。
但是说到大祭司,浓浓的权力感扑面而来。
说到奥姑公主,华丽的贵族形象立马浮现在眼前。
每天跟萨满在一起,不觉得她又多么的尊贵,多么的华丽。
但是现在主持比赛的小萨满,拿着令旗,却能让一百个契丹最精锐的勇士俯首帖耳。
赵玗感觉自己对萨满的能量还是一无所知。
在小萨满的坚持下,赵玗从队伍中间单独被挑了出来,站在了起跑线的最前面。
赵玗的位置一站定,所有契丹人全都后退了一点。
只有耶律阮不明就里,跟在赵玗的身后,站在剩余契丹武士的前面。
小萨满一声令下,骑马比赛开始了。
这是最原始的比赛竞速。
规则很简单,就是骑马跑直线,三里地跑一个来回,总共六里地。
先跑回来的算赢。
三里地的终点,会放置一些信物,参赛的武士需要在马上俯身捡起信物,返回起点之后,才算是完成比赛。
赵玗站在队伍最前面,开局便一马当先,领先了一大截。
趁着前面还没有人,草地比较平整,奔跑的难度最小,赵玗拼尽了全力先敢一会进度,免得一会输得太多。
如果说单挑,赵玗自信不输给精锐的契丹勇士。
但是骑术,他可没那么自信。
首先教自己骑术的师傅就是汉人,他们的骑术再高超,也不可能超过每天跟马打交道的契丹人。
事实上赵玗的骑术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的契丹人,但架不住参加比武大会的人,全都是契丹的精英。
可是让赵玗奇怪的是,已经跑了二里地了,竟然自己还是保持着第一的位置。
赵玗当然不认为,能取得这么长时间的领先位置,是因为自己骑术的高超。
回头一看,赵玗有些哭笑不得。
不知为何,在他身后大概三个身位的距离后,跟着七八个契丹士兵,形成了第二集团。
再往后大概三五个身位之后,跟着三四十号契丹勇士,那是第三集团。
第三集团后面,才是稀稀拉拉跟在后面的骑兵。
第二集团的骑兵们,仿佛是在故意跟赵玗拉开距离似的,只是跟着,没打算超越。就连混在第二集团里面的耶律阮,仿佛也被感染了一样,不紧不慢地混在队伍里面。
他们这是干什么?放水吗?
只是为什么对我放水,而且是这么明目张胆地放水?
难道是刚才小萨满给他们暗示了什么吗?好像也没有什么明确的暗示。但是这些契丹人为什么会这么整齐划一地放水?
如果说第三集团后面的人,是真的骑术不如赵玗的话,那么第二集团的人,为什么会这样。
一眨眼,到了三里地的终点,需要在马上俯身捡起地上的信物。
其实也没人规定必须骑在马上俯身去捡,下马捡起来再上马,并不算违规。
但下马再上马肯定要浪费时间,一下一上以后,名次便会落后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