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璁,有人找。”门吏大声喊到。
毕竟礼部也不是什么官员就可以随意出入的地方。所以沈秋只能在礼部大门等候。
张璁匆匆跑出来一看,原来是沈秋:“文丰,怎么有空到礼部来。”
“张先生,走。找你有点事,咱们边回去边说。”
“不行,不行。”张璁赶忙摆手示意不行。
沈秋立马明白过来,笑道:“你一个观政进士有什么不好离开的,这压根都没有你啥事。走,找你有重要事。”
张璁看沈秋态度这么坚决,知道应该是真有事,也不在坚持。告诉沈秋自己去收拾收拾就出来。
上了马车之后,沈秋就将今天去宫里的事和张璁说了一遍。
当听到嘉靖皇帝对他的奏疏大加赞赏之后,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既能守住天地人伦,又能帮到皇上,足矣足矣。”
当然,报完好消息,沈秋也需要报下坏消息。不过只是自己的坏消息,但也可以给张璁做一个负面参考吧。
所以当张璁听完沈秋的述说,立马神情严肃起来。
说话的声音都略微有点激动:“堂堂大明首辅,这点气量都没有吗?”
沈秋眼睛瞪得老大,不为别的。只因这句话居然是出自张璁之口。沈秋可知道,明史里提到这位张璁,可是用的小心眼这种词,叫睚眦必报。
而杨廷和起码在明史里的评价还算正面,基本是好评。
看来权利真的能改变一个人啊,将来这位张首辅,会变得比如今他自己认为没有容人之量的杨廷和更小气。
“文丰,你怎么了,这么一副表情?”张璁推了推出神的沈秋。
回过神的沈秋,赶忙掩饰道:“没事,就是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本书,里面有些事和现在的情况有点差不多。”
“哦?还有这种书?那你赶紧回忆下,我们现在遇到的情况,书中记载都是怎么解决的?”
解决?明史中肯定有解决方法啊。但是沈秋不能说,而且正史记载也没有细碎到这种程度。
沈秋赶忙把话题引到张璁身上,说道:“我的事,我能解决。但是张先生你可想好了,一旦你的奏疏递上去,可能会是和我一样的结果,也有可能会比我现在更严重。
你好好考虑一下,一旦明天递上去,那就没有回头路了。”
张璁爽朗一笑,飒然道:“写奏疏的时候,就想清楚了。我都快到知天命的年纪了,人生也不过如此。不做点事,都觉得这辈子白活了。
明天我就把奏疏递上去,我也坚持一把天理人伦。和整个大明官场为敌,怎能只有你沈文丰呢?这种机会百年难得一见,算我张璁一个。”
说完,张璁又仰头大笑起来。
这让在外赶马车的老罗吓了一跳,两人一路上交谈声音都极小,这一阵子反而有几次发出这种畅快淋漓的笑声。
老罗可是亲眼看到,马车驶过之后,那些过路人都是用看疯子的眼神转头盯向马车的。
而车内的沈秋却没有张璁这么豪爽,因为他知道这压力有多大。但同时也欣慰,张璁没有因为困难就选择逃避,谁能说这天大的机遇不是为他准备的呢?
平心而论,若是不知道结果,沈秋绝对不会选择如今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