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张大娘的马车停在怜香苑门口。她命朱芳下车去敲门,自己坐在车内观望。
“啊哟,你们回来了,我记得回来的日子应该是明天吧。路上可还顺遂?”开门的婆子笑眯眯地迎接他们。
张大娘这才下了车,让车夫去将车停好。
进得怜香苑内,一路上婢女、婆子和小厮都客气地向张大娘打着招呼,一如往常,无甚变化。张大娘放心了下来,看来,杜若那丫头还没回来。她对自己早一日回来的打算十分满意,然后想着等下的说辞。她定会要杜若吃不了兜着走!
那日将杜若送到殷府后,很快就听闻殷老太爷遭人暗杀的消息。而她的姘头秦老四也下了大狱。虽然秦老四咬死也不承认跟这场案子的关系,但奈何殷府的权势,官府无论如何要给个交代。拿不到真正的凶手,秦老四只能先用来当个替死鬼。所以,很快就判了斩监候。
张大娘急于撇清和秦老四的关系,当即就离开了汝阳。但是心中还是对之前的情谊有些不舍,心中对杜若的恨更深了。
张大娘连自己的屋都没回,就直接去了林江月的绘心居。
绘心居不大,但胜在布局非常巧妙。卧室,书房,客厅三间如心字的三个点,一条曲形游廊将三个建筑串起。若能从空中俯瞰,正好是一个草书的“心”字。穿廊走径,柳暗花明,近借了天香楼的景,远携了云门山的影。横看竖看两相宜。
林江月的规矩多,进绘心居需要先通报,张大娘和朱芳刚到门口就见到了林江月的婢女之一,翠烟。
翠烟打门帘出来,笑盈盈地迎上来:“张大娘回来啦,姑姑昨日还问道,说大娘应该后日便到了。没想到今日就见着了。”
“嗯嗯,左右无事,路上又顺利,就快了些。”
翠烟语气颇为客气。张大娘心知这翠烟随年纪轻轻,但是行事老成,稳重不亚于一些年轻婆子。恭恭敬敬随翠烟进去了。
从“心”字最左边的点,走了条小径,两边翠竹掩映,一步一景。忽然前方豁然开朗,便看到了林姑姑的书房。书房前上书“听雨轩”三个行书字。书房的后面,见一莲花池。池内几株芦苇,半池莲花,几条锦鲤怡然自得。“听雨轩”的侧面是一株老树,几把芭蕉,皆绿绿葱葱。轩的四面没有墙,都是对开的雕花镂空木门,上面嵌了透明的玉石可供阳光穿透。天气似今日这般晴好,便四面门都打开,里面是细腻轻薄的纱帘,可遮挡蚊虫。
翠烟在门口轻问了一声:“红袖姐姐?”。很快一个紫衣绿裙的少女掀开门帘出来。红袖是林江月身边最得力的婢女,是贴身伺候的。
红袖简单问了翠烟几句,然后向张大娘点头微笑:“进来吧。”
至此,张大娘都觉得无甚不妥。
四人挨个进入了听雨轩中。只见一进门的壁上是名家墨宝。壁前的案上置了兽头青铜香炉、白瓷花瓶插新采的花、漆器盘里放着垒好的水果。往里间走,一下通透起来。
左边置一梨花长案琴桌,上摆了张漆面黑釉嵌白玉成兰花纹的七弦琴,后面又一梨花木椅。琴桌边放了盏铜铸半人高立灯,再旁边是一深红木古董架,上面依次摆了瓷器玉石古玩摆件各类。琴桌临着侧面的门,阳光透过纱帘洒落在琴上,琴上的玉纹被黑色的底衬的益发通透。
进门右边又是一珠帘隔断,往里看去,有三排两米高的书架,上摆各类书籍字画,又有青花瓷画桶立于两边。再往里望去,隐约可见一张长案,上有三方大砚,毛笔大大小小若干,笔洗一台。案后一把梨木交椅。墙上也有字画两幅。隔着书架,看不太真切。
轩中正中位置更为空旷。往前看,一副约一丈宽半丈高的刺绣屏风。屏风上绣了副山居归隐图。丘壑错落伴有云遮雾绕,山泉瀑布,小桥流水皆栩栩如生。再有光彩流转,更添如梦似幻之感。屏风后隐约可见一香妃塌,正好对着外面的荷塘。而林姑姑就小憩在香妃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