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想了想,也就收下了。
要说二姑娘这心事,在靖王府里还真不是什么秘密。
也不是旁人说的,吴侧妃自己就是个漏嘴巴。她娘也是官宦人家,门第不低,不然,也轮不到她在王府做侧妃。她想亲上加亲,将女儿嫁回娘家去,本也无可厚非。奈何靖王并不喜吴家,尤其吴侧妃看中那个侄子。当然,那位吴公子论容貌是没得挑,论才,也有几分,只不过都用在了风花雪月上。每每出入青楼楚馆,与歌妓往来唱和,竟渐渐流出了个“桃花公子”的名儿。
以靖王的性情,如何看得上这样的人?更别提拿来做女婿了。
二姑娘一副愁肠,既惧靖王威严,又难免怨愤父亲严苛冷酷,竟不懂女儿心事。
“这可是怎么了?”吴侧妃不知道缘由,见女儿“病了”两天,也不肯叫太医来看,只觉得心焦。抚摸着二姑娘明艳的脸庞,心疼地说道,“都憔悴了。”
二姑娘有些无精打采,“我没事,就是贪凉多吃了两口冰酪子。胃里不舒服呢。”
吴侧妃听了,两道好看的眉毛就竖了起来,当下就叫了二姑娘身边服侍的人进来骂道:“叫你们伺候姑娘,你们就是这么伺候的?我千叮咛万嘱咐,姑娘大了,天气再热也不许贪凉。你们就看着姑娘吃那冰凉的东西不说话?这样的粗心,该打!”
丫鬟们都慌忙跪下。
二姑娘无法,知道她娘什么性子,说该打,那就真会叫人来打的。
“你还替她们求情!”吴侧妃气道,“当初我都是挑了细致的人放在你身边的,谁知道这么不中用!只是胃里难受?我叫雀儿去熬些暖胃的汤来给你喝。你小小年纪,可不能做下病根儿来。”
“我真的没事。”二姑娘停了一会儿,才咬了咬嘴唇,轻声问道,“我听人说,上次外祖母和舅母来,有意为表哥定下亲事?”
吴侧妃一愣,女儿心事她怎么会不知?从前她也是想亲上加亲的,奈何靖王不肯答应,吴侧妃也就慢慢死了这条心了。前几天她母亲和嫂子进来请安,也确实提起过,侄子年纪不小,欲给侄子定下门妥善亲事的话。
没告诉女儿,是吴侧妃恐女儿伤心哩。
“我的儿,你从何处听来的?”吴侧妃就看到二姑娘的眼圈一下子就红了,忙搂住她,“只是你外祖母这么一说,并没有真的定下来呢。”
二姑娘咬牙,“也不知道是谁家的姑娘?”
“就只你舅母上回去进香,路上马车坏了,正巧遇见了一位梅太太,就请了你舅母同乘。她家的女孩儿,与你表哥年纪相仿呢。”
“什么有的没的,外祖母难道就不知道,我,我……”二姑娘眼泪一对对儿地往下掉,终究也没好意思说出“我心仪表哥”几个字来。
吴侧妃叹道,“你外祖母如何不知?就连你舅母,也是愿意的。只是,若换了寻常人家,我还有几分把握做主。可惜咱们不是,你的心我是知道的,只是阿和,娘得说一句,你的婚事,怕是由不得咱们自己。”
王妃叫她绣平安经,她老老实实就回了院子绣经书,其实也是想在宫里的梅妃娘娘寿辰的时候,露一露脸,表一表孝心。兴许,陛下和娘娘看见自己这样的孝顺,就能给女儿指门好婚事呢。
吴侧妃又难得的轻言慢玉劝了二姑奶好一会儿,才想起来,“你就是为这个,病了?”
这,不大像女儿的性子啊。
吴侧妃太了解女儿了,以女儿的脾性,知道了吴家要给侄子看亲事,按说是应当来自己这里跳着脚追问的。哪里会走柔弱路线,装病呢?
那不都是谢侧妃的套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