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一人循声望去。
一袭青色长衫的周震炎正挥着手,从丁府大门的另一侧挤过来。
或许是为了表示郑重其事,他竟然还在头上戴了一顶十分正式的儒冠。
以此来表明他儒生的身份。
两人在门口汇合,便相携往里走去。
很自然的,在大门的廊檐下,守门的众多仆役中的一人,将他们拦了下来。
宰相门前七品官。
他斜着眼睛,扫了扫两位年轻人。
看他们的穿着打扮,应该是士子无疑。
但士子又如何?
无官无职无权无品无级。
仍然百姓而已。
外面一长溜有品有级的官员还不是低着头腆着脸,乖乖的侯着?
“烦请代为通禀恩师丁相爷,就说太学生周震炎,有要事禀报。”
周震炎拱拱手,陪着笑脸说道。
同时,微红着脸,手法极不老练,甚至笨拙的塞了一个银锭过去。
说实话,他长这么大,还真没干过行贿这种事。
要不是临来之前,他的父亲谆谆交待,他实在是不屑于干这等腌臜事。
独一人只是负着手,静静地看着周震炎生疏的表演。
或许是“恩师”两字起来作用,又或许是这个银锭起了作用。
门子耷拉着眼皮,毫不掩饰的伸手接过银绽,大咧咧的塞进袖里,说道:
“可有名贴?”
“有,有,有。”
周震炎松了口气,赶紧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红锻洒金的名刺,双手捧着,敬递了上去。
独一人歪头看了看,心想:
怪不得,周震炎这么有把握能见到丁大全,原来,老谋深算的丞相大人不知为何,竟然留了自己的名刺在周家。
名刺这个东东,就是后世名片的前身,在华夏,历史极其悠久,早在春秋战国,各诸侯国之间就开始了使用。
到了宋代,通行一种叫“门状”的名片,内容比较复杂,像一封短信。
这多是学生求见老师,下属求见上司时使用的。
这种门状呈进后,上司在门状后加了“刺引”,门房才可以引其进府。
犹如今日得到首长划圈、签字,即批准,才可进见。这种门状比之一般的名帖要郑重得多,严肃得多。
名刺的使用,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
就是某些上位者,在处理某件事务的过程中,特意将自己的名刺留给下位者,以方便下位者在急需的时候,能迅速的见到自己。
实际上,此时的名刺,便被赋予了信物的作用。
因为,这些上位者比任何人都清楚,替自己看门的那些门房,吃相到底有多难看。
而门房,自然都是熟谙规矩的,一旦见到这种情况,大多不敢胡乱刁难。
果然,周震炎一拿出丁大全的名刺,门房立刻便换了一副嘴脸,说了声“稍等”,就躬着身子朝着府里头跑去。
.......
.......
丁大全是在书房里接见他们两人的。
这便是有些高规格了。
封建社会的官员宅邸,外宅通常有三处地方,是拿来接见客人的。
一处是正厅。
这是上司来访,或许品级相仿的客人,才会启用的,属于公对公的范围。
一处是偏厅。
这是接待下级官员,亦或是身份地位较自己低的客人,也还是属于公对公。
另一处便是书房。
这才是一处官邸的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