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前村,是一个群山环伺的山村,交通闭塞,几乎常年不见外人。若要出山,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翻过十几座大山,另一条则是通过一条叫做白蛇河的小河,辗转数十里到汨江。
虽然交道不发达,但山中的住户却不少,足足有上百户之多,近千口人。传说,这个山村的先辈是前朝的遗老遗少,他们逃到此处繁衍生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山前村。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向来是老百姓的生计之路,山前村也不例外。除了种植庄家外,就要靠射猎和打鱼来维持生计了。
虽然周边群山挡住了山前村外出的道路,给山前村造成了诸多不便,但也给山前村带来了无数的野味和野菜瓜果,村中只要是十六岁以上的少年,几乎个个都是打猎的一把好手。每逢青黄不接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派人上山,打来各种山珍野味,养活一家老小。
至于打鱼,就是在那条白蛇河里找生活了。说是河,其实未免有些高抬它了,整个河只有不到五米宽,大一点的船只根本无法通过,只有小渔船才能在上面自如的行驶。传说,这是一条白蛇死后所化的,所以被村中人称呼为白蛇河。又有人说,这条河弯弯曲曲,绵延数十里,很像一条细长的白蛇,才被称之为白蛇河。
不管怎么说,山前村的饮水、灌溉都来源于它。由于它直通汨江,所以河水从未干涸过,水中的鱼虾也非常多,给山前村的食物又增添了一份来源。
村中有几位族老共同掌管,每逢大事,几位族老就会将相关人等召集起来,共同商议。山前村虽然不富裕,总体来说还算和谐,直到有一天,吴老二出去打鱼回来,平静的山村终于被打破了宁静。
山前村若说有那些家日子过的比较不错,首推就是钱家,因为他们家有四个打猎堪称山前村第一好手的男儿,村中人称他们为钱氏四虎。他们每个都身高体壮,力气很大,每回上山,都能猎到好东西。有时候是狼,有时候是豹子,甚至传闻他们还猎到过熊和老虎的。钱家不缺吃穿,自然就会有很多人去巴结,钱家的势力也就越来越大,钱家的老太爷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山前村的管事之一。
山前村流传一句话:山中钱四虎,入海吴蛟龙。
钱四虎就是指打猎好手钱家四个男儿,而吴蛟龙则是指的一个人,一个孤寡的老人,也是山前村公认的捕鱼第一人。
他叫吴老二,曾经吴家也是大族,有二十多口人,也曾经有家中族老参与管理山前村。只是,在三十多年前,一次入山打猎中,吴家青壮男丁不慎误入了狼窝,悉数死在了山上。只有吴老二一人在河中捕鱼,未上山捕猎,逃过了一劫。
吴家族老获悉噩耗,两眼一翻,双腿一蹬,也撒手人寰了。
树倒猴孙散,吴家只有吴老二一人,根本支撑不起偌大的人口嚼用,那些叔伯兄弟的女人不断离家,跟了别人,也带着了他们的孩子。到得最后,人走了个精光,只剩下了吴老二一人,原本和他定了亲的女方也退了婚。
吴老二原本很开朗的一个人,变得沉默寡言了起来,虽然后来陆续有人给他介绍对象,他都一一否决了,最终变成了一个郁郁寡欢的孤寡老人。
别人打鱼最多在白蛇河上几里范围内转转,他却经常驾着渔船到汨江去打鱼。汨江风高浪急,寻常的小渔船根本不敢去,只有他敢去,而且常常一待就是一个多月。有付出就有回报,吴老二捕过的鱼也是不计其数,有大到几十斤、上百斤的,也有珍惜至极、每斤都价值上千的白线银鱼,也不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
这一日,时至晌午,有人在河边叫道:“吴老二回来了,吴老二回来了!”
立时,有很多大娘大婶拎着水桶水盘的走到河边码头处,等待着从吴老二那里淘点稀罕货回家下锅。
“这一回吴老二怎么回来的这么早?算算日子,他才去了十天不到,若是往常,没有一个月,他根本就不会回来的!”
“是啊,时日也太短了些,估计才刚到汨江就回来了!莫非他这次又抓到了大鱼,所以提前回来了?”
“要是大鱼,这次我一定要买点鱼鳍回来熬汤,据说那东西很补的!上次都被你们抢了个精光,害得我回家被家里的那位唠叨了一通!”
“哈哈,我也打算买点回去呢,希望吴老二这次抓的鱼能大些!”
渔船的速度并不快,好像一条滑溜的泥鳅般,在水面上蜿蜒着,给人一种非常灵动的感觉。
一个毛头小子挤到码头边,撞到了几个大婶,有人笑骂:“你这小猴儿,又来看吴老二摇船吗?”
那小子道:“是啊,每次看吴老头摇船,感觉那船就像活了一般!”
“去向吴老二学啊!”
“学不来,我上次问过他,他说我若是连续摇船,摇个十年就可以了!”
大娘大婶们笑了起来,被他那不忿的口气给逗乐了。
渔船在众人的注视下,慢慢靠近了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