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洛远远随在王上的后面,想着想着,便到了康宁宫外。
论起来,太后是站在“宫中食物链”顶端的人,想必经历过的宫斗,比她看过的连续剧集还多,她可要小心应对才是啊!
羽洛入了康宁宫。虽然琪姑姑已经先给太后预禀了宸女的长相,太后一见真人,还是倒吸了一口凉气,要在宫中见到如此“姿色”的女子,也是极为不易的。
可太后毕竟见识得多,不至于为了长相就怠慢对自己权利稳固有益处的人。
“这位宸女姑娘,哀家该如何称呼?”太后笑中不乏威严,她对宸女已是相当客气了。
“回太后,民女姓姜,名玄儿。”羽洛取了“疆留岛”“宸玄族”中各一字,谐音组合成了现在的名字。她一边答着,一边又想起刚才在花园中王上对自己丑陋面目的厌恶表情,不禁刻意媚言:“方才王上在花园中喊民女宸儿,甚是好听,不如就当这是王上给民女赐的名字吧。”
她作为宸女入到深宫,若表现得太过无欲无求反倒惹人注目,倒不如当一回俗人,舍弃清高,但求荣华,反正王上横竖是不会看上自己现在这张脸的。
宣于嶙在一旁听羽洛这般说道,不禁把脸扭向了一边,想不到这宸女竟挺会顺着杆子往上爬,也不想想自己是何等丑陋!
而太后则是重新打量了眼前的宸女一番。羽洛的答话、举止都出乎了她的意料,原以为隐居世外的宸女会是清高自傲,不顾荣华的,却没想到也满身俗世之气。
其实,一个有欲望,有所求的宸女,远远要比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宸女,来得更让人安心、容易掌控。只是她现在的所言所行,真是她的本心么?相传宸女可是睿智无比……可传说的事,又能有几分真假?
太后让琪姑姑给羽洛端上了茶水点心,才道:“你入宫之后,可有不习惯的地方?”
“回太后娘娘,”羽洛已然入了戏,“宫中的一草一木,一桌一凳,都比宸儿在岛上的住处华丽景致许多,怎么会不习惯。”
“习惯就好。”太后道,“你既已入宫,就该把宫中当作自己的家了。”
太后说此话时,宣于嶙好似不情愿,一副有话要说的模样,却被太后的一个眼神挡了回去。
羽洛附和着太后的话,道自己很是喜欢宫中的景致。
太后慢品了一口茶,又问:“哀家早就听说,宸玄一族,无论是军政奇术,都有所涉猎,想必宸女更是个中翘楚,有固世之能。让你委身宫中,是否屈才?”
羽洛连忙答道:“太后谬赞了。其实天下对宸玄一族的传言也不尽是真。我族的祖上确曾出过能人志士,匡扶社稷。可那都是数辈以上的旧事了。如今天下稳固已久,我们这些所谓的后人,都是在治世下长大的。不同世,则不同能。再说,我族人隐居岛上已久,莫说是固世之能,就连如今的民风世道,我们都尚未看到完全。”
太后见羽洛说得合情合理,疑虑稍减,可试探却不断:“不愧是宸女,言语之中,已经是不乏机辨了。哀家相信,你们宸玄族的后人,祖上积荫,睿智有加,就算隐居多时,要看透时局变化也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羽洛听罢,知道太后对自己只求荣华的意图并不深信。但她不加辩驳,反是顺着对方的话讲:“太后所言确是不错,我族祖上不乏智者,其留下的书册巨著都让我们这些后人受益匪浅。民女每每读起,就愈发感到认清时局的重要,也越发觉得所谓的大智慧莫过于独善其身。”
“独善其身?此话怎讲?”太后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