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窥唐 > 第132章 天降斯于大任(四)

第132章 天降斯于大任(四)

崔知悌入宫时,李二刚与各州进奏官言事完毕,安睡片刻,本是不想接待,又闻魏徵与刘仁实同行,心晓定然是出了什么大事,忙起身梳理妆容,于舍人院召见三人。

唯恐李二有所犹豫,前来时,魏徵特意让崔知悌于太医署调取来了近三年来陈皮进贡账目,待崔知悌言明长安各医坊所备陈皮亦是不够相用,李二煞时头大如钟。

早年征战,也遇到过这种情况,军队管制严厉,仍是死了不少人,如今若流传出去,必然人心慌乱。

如李君羡猜测一般,李二第一时间也是想到了以运河之便,调取江南道浙东、浙西两处的陈皮,却又忽然想到,今夜宴请淮南道进奏官时,听其言,淮南道近来大雪绵绵,北上入朝,途径河南道,亦是冰雪漫漫,不得已中途转换陆路,方才及时抵京。

再者,虽有运河之便,南下浙东、浙西,也需七八日,途中一旦运河结冰,再转换陆路,反倒耗费时日。而且陈皮抵达长安后,立即要投入使用,万一途中受潮,药效失性,岂非徒劳无功?

见李二犯了难,魏徵忙招呼崔知悌,将李君羡的双管齐下之计,禀告与李二。

闻言,李二不禁赞道:“孤不如君羡思虑深远!”

而当得知李君羡所派遣之人乃长安城南一众还未整治的流痞,李二脸色却是有些不好看。照理,派人南下提取陈皮,少说也得有一二监军随行,李君羡如此胆大,竟派一众流痞前去,途中与各州驿馆交涉有误,言语不当,或是到了岭南,岭南监察使不认书信,将先头人马以乱贼扣押,等一切变数,都非李君羡一人能担当得起。

误了陈皮押送事小,一群流痞狐假虎威,借势压人,万一起了冲突,事后还得李二亲自擦屁股。

至于李君羡所请便宜行事之权,不仅李二听都没听过,即使真有先例,李二也不敢放手于一群流痞。

犹豫近一个多时辰,李二还是先召来了千牛卫,当即调选五十人,快马赶赴江南道浙东、浙西,沿路观察运河航运形势,若真有结冰之相,就是用人驼,也得赶在上元节先驼回来一批,至少能暂时控制长安局势,至于后续陈皮运输,也只能交于浙东、浙西尽快押送进京。

旨令下达后,李二突然想到了一件事,这次调配押送陈皮,由长安直达江南道,人手与各州配合,或许还能看出中央对各道各州郡的管控究竟有多深入。都说天高皇帝远,亲令下达,各州郡对于亲令的重视程度,从其筹备驿馆接应的速度便可看出,比进京前来祝贺的朝奏官口中的夸赞之词,可要实际的多了。

转念一想,又对李君羡的部署高看了一眼,别说是流痞,就是天子派下去几个孩童,手持皇帝亲令,各州郡若是不服,怕是早已有了异心。

便宜行事之权或许太大,但给个印信、鱼符等物,李二还是有这份气魄的,奈何时间紧促,来不及临时打造,便以时宰之鱼符,交于刘仁实、崔知悌,并附上皇帝敕令,由二人急速出宫,转交李君羡。

二人刚离身舍人院,只见李二卸下顶上心爱翼善冠,漏出与魏徵一般的光亮脑门,问道:“魏夫子以为李君羡此人如何?”

“不知陛下所问以前,还是以后?”魏徵一缕短须,煞有其事道。

李二却是好奇反问:“何以?”

但见魏徵面露微笑,一副谋士成竹在怀之相:“陛下若问以前,臣自答曰:五郎最多为一粗中有细武夫而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封州王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无敌万岁爷梦回盛乾之帝王征程一步一音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千秋岁,我在古代搞基建水源王重生刘协,假死后,曹操天塌了紫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