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信没有回答王平的话,放下手中的笔,站了起来,拍了拍皱褶的衣裳,朗声道:“诸位同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等身为学室弟子,逢乱世,更不能惜命如金,我意,不如向县令请命,投笔从戎,即便为一县卒,也能为保护本地父老乡亲而战!”
刘信的话引得大部分学室弟子的赞同。
“刘信,你可是又有了主意?我们跟着你干!”
二十多个人站了起来,在刘信的带领下离开了学室,要去找沛令,请求投笔从戎。王平没有想到刘信说干就干,追之不及。他们王家已经在准备起事,要避开沛令单干,亟需人才。他本要劝说刘信为他父亲王陵做事,如此好朋友还能够一直呆在身边。
如今沛县的县令,不过一庸俗吏耳,被他底下的人耍得团团转,根本成不了大事。刘信一向聪明,这次却是站错了队了。
刘信不知道王平如何想。他却有自己的想法。既然来到了这个时空,刘信便决定要有一番作为。
历史上,汉高帝刘邦(也就是刘季)为了报复自己的大嫂,也就是刘信此时的生母,只封刘信为“羹颉侯”。羹颉也就是吃羹用的勺子的意思。刘信绝不允许这样的命运落到自己身上。
如今的沛县就如一位梳妆打扮好的美人,有三个人想到得到她。
沛令是一个,王陵是一个,他那还在芒砀山的便宜叔叔是一个。
也许还有第四个人,那就是雍齿,可惜雍齿本身的影响力不如王陵,只能举族依附王陵。
得到雍家支持,王陵的势力已经超过官军的力量,随时可能暴动。刘信要做的,便是在两边的天平上,放置一枚用来平衡的砝码,等待刘季从芒砀山归来。
若能办得好,这将是他为以后的汉帝国立下的第一功,从而奠定他在汉功臣集团中第一梯队的位置。
一众学子满怀热忱,却在院门前与刚下马车的老师相遇。
雍容看到众学子以刘信马首是瞻,顿感头痛。这些日子以来,他一直为学生们能够安心学习而在官府中呼吁奔走,想要保住学生们的学室弟子身份。不成想事还未办成,后院失火。
“你们这是要做什么?”
面对雍容的质问,刘信上前一步,拱手行礼后道:“老师,我们要往县寺求见沛令。”
雍容神情缓和了下来,道:“县尊正为军政愁眉不展,你们就不要在这个时候打扰他了。县尊已经答应了我,等你们学业有成,便将擢取选用。”
雍容的话让许多弟子态度松动了下来。他们能被刘信煽动,也多是担心自己的前途之故。既有沛令许诺,自是不必如此激进了。
雍容擒贼擒王:“一个个还不回屋温习律令?刘信,你且随我来……”
雍容自是看得出来,谁是被煽动的,谁是刺儿头。
刘信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一场谋算落了空,他或可反驳自己的师长,但这却与自己的名声不利,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至今如此,而且刘信也没有信心再次煽动这些安于小利的同学们了。
其他弟子回了学室。刘信则跟在雍容身后,来到了书房。
书房之内,书架之上,堆满了竹简,上面都是雍容抄写的关于秦朝的各种法令。
进来书房,雍容便将自己最得意的弟子晾在一边,拿着鸡毛掸子细心为书架上的竹简掸去灰尘。在晾了刘信有一段时间后,雍容道:“律令文字,烈火可以焚之,却可约束万民,此安天下之法宝也。你又聪慧,只要怀揣此宝,将来无论谁做天下的主人,都必能得到重用。何必急于一时呢?外面兵灾不断,可不是君子立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