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些实施的前提就是必须有个微观模型,这样就一目了然,毕竟地图只是标注山河,效果没有这个明显。
这也是他和林时年见了陶若海回来后的收获。
河道陈昭就用一天长长的泥条做比喻,山川沟壑他直接用三角形做形状,房屋码头一类的直接用方块做形状。
“如今我们先治理才是。”
“治理水患,首先待解决的问题是灾民的粮食问题,只要百姓能够维持生计,社会不安的因素自然就会减低。”
“难呐,朝廷每年拨几十万两的银子赈灾,有时光粮食便要上百万石之多,最终到百姓手里也就只有几文钱,几粒米了。”
林时年想到这些年,他每次巡查时都会揪出一批蛀虫,心里就很是窝火。
陈昭道:“当官不为百姓办事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
“这句话陈小兄说的真是有见地啊。”林时年竖起拇指道:“幸好金陵一带水患不严重,只是受到较轻影响,但是却成了灾民的逃亡的求生地,这天子脚下谁敢去中饱私囊辜负百姓。”
林时年道:“陈小兄弟的建议我会把它每一条都记录下来,然后禀明圣上。”
直到陈昭把泥巴模型做的差不多时,门外传来小厮的声音:“老爷该用饭了。”
“知道了。”林时年爱不释手的摸着那些模型道:“小兄就在老夫这里用饭吧,也就不要回去了。”
陈昭原本要答应,可是想到那个林念柳跟他如仇人一般,就改口道:“我还是回去,这几日我家夫人身子不好,还是要回去的。”
林时年见他真有事,也就不再多留,只是遗憾道:“既然如此,那就不留陈小兄用饭了,改日我去府上找你。”
“好,林老留步。”陈昭带着王六元告辞离开。
远处树后的一抹身影快速的消失在树后,陈昭看到树动,疑惑的望了望。
王六元道:“老大在看什么。”
“没看什么,可能是只猫。”
……
……
“呸,他才是猫。”林念柳吃着碗里的饭,看着旁边的翠儿道:“他说不留下来用饭?”
“是,小姐啊,我没有骗你,陈大夫说他家娘子身子不好,便回去了,老爷说改日去拜会他。”
“我爷爷定是糊涂了。”
“小姐,应该是陈大夫今日摆的那种东西。”
翠儿把她从门缝看到的东西一五一十描述出来。
“桂花糕?西瓜?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林念柳重复着翠儿看到的那些东西。
“有的如桂花糕,有的如圆圆的西瓜,还有跟笔架一样的,好像是和水患有关的。”翠儿眨巴着大眼睛道。
“好,知道啦,带我去见我爷爷。”
“是,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