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谋明 > 第七十四章 笑容

第七十四章 笑容

再到九边练兵,将稀烂的蓟镇防御打造的固若金汤,修空心敌台,做事细致认真,以车阵,火器,步兵,骑兵,多位一体,构成了完整而严密的防线,蓟镇在戚帅镇守期间蒙古人根本不敢犯边,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不外如此。

而当时的九边并不太平,甘肃,榆林,大同这些西北诸镇经常受到侵袭,辽镇更是烽火连天,蒙古人就是放着一个蓟镇不去动,有人说戚帅只打过小规模的抗倭战争,其实他在大兵团交战上也是独有天赋,实在是大明近三百年的第一将才,就算是开国时的徐达,常遇春,冯胜,蓝玉等人,有人将才可能超过戚继光,但论细致全面的帅才,戚继光当属是大明第一人。

在闵元启来说,他感觉只要自己细心学习戚继光留下来的兵法,从制造兵器到成军俱以戚继光之法为法,将来成就便不会小,最少能保住眼前云梯关的局面,至于更宏伟远大的将来,现在的他还没有真正考虑过。

只是在抚摸那些冰冷的钢材之时,闵元启内心也不乏一些想法,自己在后世的经验和技术已经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在打造军队之时,是不是能走开一些弯路,将后世的一些成功经验,放在军队的建设之中?

这个问题他并没有考虑周全,这个领域对他来说还是相当陌生,现在闵元启拥有的军事经验还是来自于原本身处大明的闵元启,还有那些放在屋中每天苦读的兵书,闵元启需要更多的经验来丰富细节,然后才可以着手跳出经验之外,对自己的军队加上一些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东西。

对闵元启来说军队至关重要,涉及到军队的改革,闵元启毫无疑问要谨慎持重,不可有丝毫疏忽大意。

“好多猪和羊,还有鸡?”

三十出头的沈李氏风韵犹存,一儿一女穿着新做的细布衣服,被沈永和沈李氏分别牵着,站在码头附近迎接从淮安府城回来的漕船。

所有旗军俱是出动了,码头上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穿着破烂战袄的旗军和余丁纷拥而上,从码头到官厅附近的库房就纯以人力搬运,百户里现在还是只有那几头骡驴,当不得什么用处,大车也没有,少量的独轮小车用处也不大,所有人索性便是直接肩膀扛着一包或两包粮便走,好在距离也不远,这些汉子做惯了活计,扛着两石粮还能边走边说笑。

整个百户村落俱是活过来了一样,正在训练的旗军,那些在盐池轮班做活的盐丁,外来的旗军和盐丁俱赶了过来,几百号人扛两千石粮不过几趟的事情,人人均不感觉疲惫。

这个时代粮食便是最大的正义,别的事情说多了都是虚的,扛着重实的粮包人们只会感觉到欢喜和安心,这种感情是后世之人无法理解的事。

往村中的道路两侧柳树俱已经青绿,道边长出了碧绿的青草,一些杏树和桑树俱已经挂果,野外的野菜都半大了,再过一阵便都可以割食。

路边的大片田亩种的是小麦和高粱,也有小米,还有不少的豆田,沿着淮河两岸的地都有不少盐懔,土地含盐量高,天又干旱,土地产量实在不高,这也使得人们更看重现在得来的粮食。

事实上据闵元启所知,一天四升粮已经很少了,但很多人家最少还要藏下一升甚于更多,只保障当家男子和男孩子吃饱,老人和妇人还有女孩子能半饱就不错了。

这个标准在后世肯定要被女权喷成狗,妇人在后世希望男子能顶门立户赚钱,还能做家务带孩子,要把女孩子富养成小公主,事实上妇人和孩子也是最大的消费群体,男人地位其实还不及宠物,但在这个时代正好是反着来的,当家男子能做苦力需要保持体能,一旦累跨了全家都可能饿死,男孩子是未来的劳动力,同时还延续宗族,所以地位只在当家壮年男子之下。

妇人和老人还有女孩地位就下一等,能不饿死就行,同时妇人们做的活计其实也并不少,在严酷的时代背景下,每个人都过的很辛苦,不分男女都试图在时代的车轮下苟活下去。

沈李氏和沈永就是其中的一员,夫妇二人和兄弟沈亮在登州之变中奇迹般的逃出了性命,一路南逃之后家人亲戚死的只剩下他们几人,到千户所城后也过的相当艰苦,好在到了第三百户后待遇一变,现在沈永这工匠一天也能领四升粮,比起民户工匠当然是差的远,只不过沈永知道闵元启叫他们这些军籍匠人过来就是为了省下银钱,他反正现在能吃饱了,当然也不会有什么抱怨。

近来盐池用的木掀木铲还有很多应用的工具,都是陈德和沈永等工匠细心打造,他们在所城时制造工具俱是应付了事,能用上一段时间不坏就可,反正是交办的公事,经办的吏员也不会太认真。

众多工匠在第三百户这里俱是吃的饱,平时闲暇时还能做些私活贴补,只要匠人们自己熬的下来闵元启也不多管,近一个月下来沈永一家不仅能吃饱饭,还额外储了一石多粮,俱是沈永做私活赚的,他们对闵元启充满感激之情,也恨不得能永远留在第三百户不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北宋:只手挽天倾,我助弱宋开疆叫你来平定天下,你却征服全世界这个崇祯太不稳健了穷不拉几的李二龙十一红楼两小无猜玉轩情暮雪寒衣我在异界做神棍原始社会之大秦帝国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