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王易此前一直怕的就是对方拿出个《让子弹飞》的剧本,当场尴尬打脸,但是当他眼睛瞄到剧本上的名称时,就放松多了。
那是《一步之遥》。
按理这个时间点不应该出现这个剧本,但是经过系统干涉引起的蝴蝶效应看,这剧本提前出来也不足为奇,这是姜文继《让子弹飞》的成功后第二部关于民国的电影。
王易简略翻了下,发现剧情与后世看过的那部电影别无二致,是一部毁誉参半不好评述的中等影片。
主要是《一步之遥》这部电影艺术形式太重,致敬场面太多是电影最大的败笔。而且里面有一场长达半小时的歌舞,虽然歌舞表演是票价昂贵的上流社会表演艺术,但穿插在大众电影里实在不合适。姜闻拍电影有个习惯,总想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夹在里头,也不管大家看得懂看不懂,看懂了皆大欢喜票房高升,看不懂票房惨败还得挨一顿骂。
“真的要我说?”王易踟蹰道。
“但说无妨。”
“我能说这是部烂片么?”
“......”
刚才王易只花了几分钟匆匆扫过剧本,所以姜闻以为他并没细看。不过这剧本比较短,尤其那段长镜头的歌舞表演都是寥寥几句话带过,主要依赖导演的功力拍摄。
“你确定认真看了?”姜闻总不好谴责他的漫不经心。
“开头虽说是致敬《教父》,但是太过无趣,若不是在电影院,线下看到这个开头都能劝退不少观众。中间歌舞表演虽然好,但实在和电影没多大关系,何况大家真要看歌舞表演,懂欣赏的自然会去歌剧院看,不懂的你拍再好他们也没兴趣。后面马走日被当成疑犯逃命也有点牵强,死亡场面也滑稽。电影里的元素太多,有爱情、喜剧、歌舞、冒险、悬疑,那最后就会变成大杂烩,大家根本不明白你想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姜导拍了这么久的电影难道还不明白么?”
“明白了!”姜闻这是身在局中看不清,直到王易这旁观者一言点醒。他的电影中,《阳光灿烂的日子》讲的是少年男女的青春,《鬼子来了》讲抗战时村民的愤怒,被窃取的《让子弹飞》讲孤胆英雄除恶,大家都看得清楚明白。但到了《太阳照常升起》,却开始模糊,虽然他想表达太阳照常升起这个主题,但由于剧情繁杂太过笼统就变得没滋没味了。而《一步之遥》他依然没有吸取教训,只想拍得华丽,将他所有想拍的东西都糅杂进去,最终的结果就是什锦一团糟。
“不愧是新生代鬼才导演,一语惊醒梦中人,佩服!”姜闻这下是真服气了,人家只是简单翻阅了一下就说出自己剧本毛病所在。剧本问题也确实如此,生活中的姜闻因为地位超然,而他又不喜欢跟更老奖励的前辈合作免得被压一头,所以身边的人都不太敢说反对的实话。也正因此,他想要的东西手底下的人都会尽量去做而没法提出更改意见,害他只能一次次从市场吸取教训再自行纠正。
比如拍完《一步之遥》不仅亏钱还引来一堆骂声后,痛定思痛他拍了《邪不压正》又是一个主题鲜明讲复仇的故事。虽说票房中规中矩,但起码大家都看得痛快!
“也只有姜导才能明白这么快!”王易也不知他是真明白还是假明白,希望之后别又一意孤行将这电影拍出来重蹈覆辙。
姜文相见恨晚之下都想拉他找地方边喝酒边畅谈了,但王易现在有要事在身,得去进行全国各地的巡回路演,不能耽误人正事。
当韩小青进来通知王易要赶飞机的时候,姜闻仍依依不舍,约好他下次来京都要设个大宴作请,让他认识下京圈的电影大腕们。
“王导,你和姜导聊了什么,他对你特别欣赏还意犹未尽啊?”路上,韩小青忍不住问道。
“我让他放弃了新写的那个剧本。”
“天哪,你不知道有多少人等着姜导拍新电影等得花儿都谢了,这就被你说放弃了!?看那样子还感谢你?”
“拍了也是烂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