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军有六成的可能性获胜,楚军只有四成。
楚共王熊审肯定是要玩点花样,迫进晋军营寨列阵就挺不错,能提升己方的军心士气,还能吓唬一下晋军。
最最最重要的是,晋军选了个前方有泥沼的地方驻营,一旦楚军逼得足够近,晋军不但没足够的位置摆开阵势,战车也跑不起来。
能欺负晋军的机会可不多。
抓住了机会就要往死里欺负,真办成了岂不美滋滋?
“浓雾几时散去?”楚共王熊审问道。
作为大宰的伯州犁不需要懂得怎么判断天气,他的下属官员中有专业的人才,答道:“最迟一个时辰便会散去。”
诸夏很早之前就有人摸索出怎么判断天气。
过于长久的话,需要的是区域性的经验。
短时间之内,自己进行判断,再结合当地人的说法,一般还是比较靠谱的。
现在应该过了巳时?早上九点
那就是临近中午,浓雾才会散去。
这个跟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
边上就是洧i水。
懂得一些地理常识的人都明白一点,越是气候湿润的地方,更容易出现浓雾天气。
一旦某个地方是在河边,起雾通常就是需要有大风,不然就该等阳光比较充足的中午,雾才会渐渐淡去。
晋军这一边。
高层集中在国君的营帐内。
他们一样得出结论,雾会在临近中午的时分散去。
在浓雾散掉之前,栾书的意见是固守营寨。
这是一个非常理智的选择。
伸手不见五指的视野,派部队出营的话,除了送人头还能有什么作用?
至于说武装侦察?
人出的去要能回得来。
派出去,回不来,不是送人头又是什么。
楚国那边有蛮族的人头能送。
晋国这边来的都是自己的子弟兵,命金贵得很。
是的,包括国君在内的一帮高层,他们已经取得了第一手信息,冲击营寨的都是一些蛮人。
知道这个情况,他们都能猜测派人去责问的话,楚国那边会有什么回复。
不要脸的楚人,一定会说蛮人的蛮劲上来,控制不住赶着送死。
话说,晋国派人去责问是个什么操作?
看似挺搞笑。
关键的问题在于,晋国派人去责问,楚国偏偏还要给个答案,哪怕那个答案再荒谬。
吕武从一开始的重视,到后来都有些麻木了。
老吕家的弩兵还在往外射箭,只是能射到的人在慢慢减少。
渐渐地,连冲击栏栅的敌人都在减少,直至完全没有。
吕武抬头看了一眼天空,之前看上去还是雾蒙蒙的一片,目前已经能够看到一个蛋黄了。
蛋黄是什么鬼?
浓雾天气不常有。
每个月都有那么几天月亮够圆,一定能够看到月亮被云遮住的画面,就是那么个场景。
“武!”魏相转悠了几圈才算是找到吕武,见面就急声说道:“归拢士兵,以备列阵。”
现在已经不是伸手不见五指的情况。
能见视野增加到了十来米。
不独吕武得到这样的命令。
他是归属魏琦指挥序列,自然是魏相来提醒。
其他人都有自己的直属上级传达相关命令。
当视线变得越来越清晰时,晋军向外看去,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错错落落的尸体。
一些没死的敌兵,他们还在继续哀嚎或者呻吟。
第一缕阳光出现的时候,浓雾说散就散。
营寨内的晋人猛然间发现,前方特么密密麻麻地站满了楚军!
尽管已经有些心理准备,晋军这边还是怒气蹭蹭蹭地往上涨。
操!一种运动
楚人太特么不讲究了啊!
晦日开战就罢了。
竟然还搞了这么一出!
栾书派人过去楚军那边,要求楚军往后退一退,好让晋军有空间摆开阵势。
他派出去的人完好无缺地回来,带来了楚国令伊子重的回复。
子重表示,退是不可能退的,咱们直接开干吧!
饶是栾书自认涵养不错,血还是控制不住往头顶涌。
“诸位!”栾书面临不小的难题,问道:“如之奈何?”
众“卿”免不了有些愣神。
他们察觉到栾书有退缩的想法,一颗心揪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