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说,这总归是一件好事。”
许秋暗自琢磨了一会儿,开始仔细研究2的数据。
体系中,用到的单元是结构,算是有机光伏领域近期兴起的一个结构,分子结构比较复杂,是由四个噻吩环和一个苯环以线性稠环连接,有四个侧链位点,英译名称为引达省并二噻吩类。
有趣的是,效率最高的体系中,采用的给体材料不是常见的窄带隙材料,比如10、3之类的,而是一个少见的宽带隙的聚合物给体。
思考了一会儿,许秋便大概理解了原因,其中应该涉及了光吸收互补的问题。
对于传统富勒烯衍生物,以及非富勒烯受体来说,光吸收范围通常在300600纳米,属于宽带隙材料,因而与之匹配的给体材料,就要选择光吸收范围在500800纳米附近的窄带隙材料。
而现在学姐合成的类分子不同,可以通过调控、单元的结构,控制其光吸收范围。
比如这个2,颜色就是蓝黑色的,本身是一种窄带隙的材料,故而与之匹配的给体材料是宽带隙的为好,这样才能保证光吸收互补。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10和2均为窄带隙材料,它们的光吸收范围大幅度重叠,但基于102的体系,最高效率也能做到246。
这样看来,10能成为近些年来有机光伏领域的标准给体材料,确实是有两把刷子的
这材料的普适性确实够好,和大多数新开发出来的受体材料都能够适配,哪怕是光吸收不互补的。
毕竟其他人不似许秋一样,可以通过模拟实验系统大批量的尝试不同条件。
对许秋来说,只要他大方向把握的没问题,模拟实验室中花费一天的时间,就能够完成其他人一个月的工作量。
不得不说,系统在这方面还是非常给力的。
而对大多数研究者来说,通用的做法是选择一个底子不太差的体系,然后一条路走到黑,不断试错。
他们也很无奈,总不能一个体系做了半个月、一个月,然后突然换一个新的体系吧,沉没成本太高了。
因此,像10这样具有普适性的材料自然是香饽饽,哪怕无法得到最高值,获得一个较高值也算不错。
当然,从长远来看,假如未来各类窄带隙的受体被广泛研究,势必要合成对应的宽带隙给体材料,类似于这样的材料与之匹配。
……
周日,材一216,课题组应到7人,实到6人。
有韩嘉莹帮忙,许秋不用亲自做器件。
虽然模拟实验室中已经取得84的结果,但考虑到直接更换溶剂,更改三氧化钼厚度、氧化锌传输层制备条件比较突兀,许秋便暂时没有采用新的条件,而是让学妹在之前的实验条件上略作改动,自由发挥。
他打算把他和学妹的体系,留在下周自己亲自操刀实验的时候再往上提。
今天的主要任务,还是让学姐的2体系脱颖而出。
许秋建议她使用102体系,虽然心里知道的匹配性更好,但在探索性的实验中,不可能直接上来就用的。
安排好学妹的工作后,许秋开始撰写文章。
虽说是写这样的大文章,但压力并不大。
一方面,像他这种亮点为“突破记录”的文章,比以“新结构”、“新观点”为亮点的文章要好写许多。
很简单,“突破记录”类型的文章,你把效率数据放在标题上,同行看到这数据后,一眼就都知道你了,正文都不需要吹什么,只要正常的把故事讲完整就可以了,别人自然会根据你的分子结构、合成路线进行脑补。
但如果是提出了“新结构”、“新观点”,就必须用大量文字去表述,诸如:这个“新”是哪里新,厉害在哪里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新结构”、“新观点”等等。
另一方面,许秋也早已不是当初的科研小白了,犹记得当初第一次写文章的时候,吭哧吭哧的写了一个多月,最后还改了好多遍。
到现在,有机光伏领域的各种套路、话术许秋已经积累了不少,感觉只要各项表征数据齐全,文章脉络清晰,给他一周的时间完成一篇文章,似乎也并不算难。
毕竟正文也不过三五千个单词而已,只要思路连贯,一分钟写10个单词没什么问题,一小时那便是600个,就算慢一点,一分钟写5个单词,一小时也有300个。
时间分配的话,正文两天,处理数据、制图、参考文献两天,精校一天,修改两天,差不多这个样子。
下午,许秋大多数时间都坐在办公桌前码字,不断往的文章模板里面填充内容。
而实验室里的其他人,陈婉清采纳了许秋的建议,先是配了个102溶液,然后就留在实验室,把手机装在一次性手套中,放在手套箱旁的平台上,搬了个圆凳坐在手套箱旁边,一边追剧,一边监督韩嘉莹做实验。
孙沃看到陈婉清和韩嘉莹两人的架势,果断放弃了今天做器件的想法,留在办公室整理着文献。
段云则一边在做热电实验,一边刷着网页,他的每次测试持续的时间都比较长,同时要占用两个源表,不过大多数时间都不需要本人在场盯着。
吴菲菲戴着耳机,专心写着综述,全场就她的工作最为特殊,魏老师回来看一眼她的文章进度就知道她有没有划水了,可以量化的工作很难摸鱼。
田晴嘛,人都不知道哪里去了,直接就没出现,众人对此倒是见怪不怪,平日魏老师在的时候她偶尔也会迟到个把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