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零章
勋贵为什么掌军?
因为诸子百家里面的“兵家”,各种姿势都是独门秘传的,兵法、兵书是不轻易与人的,二十一世纪信息大爆炸的时候,十来岁小孩儿都知道的事情,这个年月有可能就是不传之秘。
不过和儒家不同,因为这些练兵的法门太容易助长反贼们的气焰,所以朝廷理论上和实际上都是支持垄断的,不过加上点儿条条款款限制一下也是必不可少的,而儒家造成的知识垄断,则因为不利于朝廷开科取士,所以才被历朝历代的皇帝打压你要是开个公司,从总经理到部门主管,不是姓孔就是姓崔,或者姓卢或者姓王,来来回回就那么几家,你这个董事长能坐稳了位置?
所以展现出自己有相当的实力之后,南京的勋贵也跟着推出了自己的筹码来自京师的关于那次廷议的完整情报。
“于谦于廷益高啊。”码头旁边的茶馆里,徐尚庸放下手中的茶盏,一脸的感慨。
杨尚荆眉头一挑,问道:“这么说来,那次廷议上,于侍郎还说了什么?”
宣宗皇帝朱瞻基是宣德十年正月死的,所以正统皇帝即位的时候,是没有改年号的,当年九月的时候,颁行的法令就是让外地的督抚每年八月入京朝觐,所以那次廷议上,于谦这个以兵部侍郎巡抚河南、山西两省的督抚,是肯定会在场的。
“若非于侍郎,只怕尚荆兄这官帽子就是悬而未决的下场。”徐尚庸摇摇头,“要知道,最初上书的时候,于侍郎尚未还京,内廷、外朝关于尚荆兄的任命,也是吵得不可开交的。”
杨尚荆点点头表示理解,他的升职与否,就关系到内廷和外朝的颜面了,反阉首倡之人升了官儿,而且是跳过六品和从五品,直接升到正五品六部郎中的位置上,可以极大地提升外朝系统的公信力的,那些摇摆不定、还没有站队的文臣武将,也会转投外朝或是继续观望,反之,如果杨尚荆这个功臣不但没升官儿,还被抢白一通,内廷的势力就会跟着膨胀起来。
就看见徐尚庸顿了顿,继续说道:“本来依着外朝诸位大臣的意思,最低也要给尚荆兄要一个正五品的佥事,只是内廷就是不松口,起初还要讲尚荆兄由文转武,调入浙江都司任职。”
杨尚荆吸了一口冷气,尼玛大明朝这个年月入武职,可不是后期“文贵武贱”的局面,连跳三级不说,还给加个大权在握的实职上去,这时候转到武将系统,嗯,倒也是连升三级,可最多升个正五品的千户,可尼玛千户有个卵用?只有统兵权没有调兵权,随便给使点绊子,那就是个的下场。
“若非外朝诸公的反对之声太过激烈,只怕内廷就要下旨了,不过饶是如此,内廷的意思,也就是升任一个正六品的职位,总领台州府一府的备倭事宜,暂观后效,而且这个职位不是从中枢六部里面出,而是从浙江臬司里直接设一个临时的官位。”徐尚庸盯着手中的茶盏,接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