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三章
兵科给事中弹劾兵部尚书不法,这种事儿吧,从程序上来说,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的,毕竟从大明朝当年的机构建设上来看,六科就是对应的六部,虽然给事中只是个正七品的芝麻官,然而权力却很大,甚至能封驳圣旨。
不过吧,很多时候,程序没问题归程序没问题,实际操作上就是另一回事了。
历代君王为什么拼了命地想要裁撤丞相,到了朱元璋甚至连三省都一并裁撤了?还不是为了集权嘛。
正二品、正一品的高官掌握了封驳圣旨的权力,身后站着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地主阶级,能够直接和皇帝对话,这种现象无疑是很危险的,可以换成一个正七品的给事中试试?皇帝如果真想要搞铁腕,你个正七品的小官儿,身后到底是有官僚集团呢,还是有阶级战友呢?
铁腕通过了之后,如果事儿成了,皇帝就是“乾纲独断”、“英明果决”,事儿不成了那当然是科道官儿的锅啦,你们玩忽职守,居然没有据理力争,居然没有反正一堆七品的小垃圾,翰林院那帮修史的真清流们谁会帮他们说话?特么的皇帝也是人啊,搞点儿什么事儿,找个理由修理丫的一顿,没有任何问题的好不好。
至于铁腕没通过,被封驳了回来嘛,就更好办了,皇帝陛下必须是虚心纳谏的,必须是虚怀若谷的,必须是总之是有史以来所有对君王的赞美的大集合,朝野之上人人称颂那是没有一点儿问题的。
那么话说回来,正七品的小瘪三没有办法和皇帝掰腕子,只能做一做橡皮图章,就能和正二品的六部尚书掰腕子了?
按照常理,当然不能,当年杨荣刚刚得势,被太宗皇帝赏识,各种封赏就跟不要钱一样砸下去的时候,羡慕嫉妒恨的文官儿同行也不少,但是还真就没有什么六科给事中之类的官儿站出来,给杨荣来上一刀子,最多就是私底下使绊子,给杨荣我那个明升暗降,比如说要把杨荣扔到国子监当祭酒清贵是真特么清贵,然而没权也是真特么没权,还赶不上翰林院学士的话语权大呢。
今天六科给事中站出来喷徐晞,只能说明一件事,外朝这是亮刀子了,而且是雪亮的刀子,就要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至于刀子抽出来的时候会不会带点儿白的脑浆、黄的翔、绿的胆汁那就要看下刀的位置了,不过不管怎么看,都是要命的。
正统皇帝朱祁镇面沉似水,坐在桌案后面,翻看着桌案上的奏疏,他虽然年轻,不过比起自己不喜欢上朝只喜欢打仗的老爹、太爷爷,和肥胖症发作同样不喜欢上朝的爷爷,他还是相对勤勉的,毕竟嘛,当初朝臣为了“体谅君上年幼”,每天上奏的事儿数量一缩再缩,他有不甘心做个橡皮图章,连王振这种人都特么用了,所以这六科给事中上奏的奏疏,他都是一一看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