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只见爷爷双手合十对着祖宗们的牌位喜气洋洋道:“列祖列宗在上!我紫家儿孙紫风于今日作出了一首足矣名传千古的诗作,我紫家文风自此大昌!我紫雄安有孙如此,爷复何求!我对的起列祖列宗了!
列祖列宗在上!我紫家总算能出一位名传千古的大诗人了!紫雄安特来给祖宗们报喜来了!”
紫雄安这话语中一股难以掩饰的喜色和得意之情显露的一清二楚,与其说是来跟祖宗们报喜,不如说是来跟祖宗们炫耀他有一个好孙子,要是这些祖宗能动的话,估计非的把这得意的小老头围殴一顿不可!
紫风听到这也总算是明白过来到底是怎么回事了,原来这一切都是自己背诵的那首郑板桥的山中雪后引起的。
紫风简直哭笑不得,他想不明白,这不就是一首诗吗?府中上下和爷爷的反应也太奇怪了!这也太激动,太夸张了吧!
然而这就是紫风跟古代人思想上的不同,要知道南昊立国以后渐渐以文为尊,百姓们对文风的向往丝毫不下于前宋之时的好男儿当在东华门外唱名那种程度。
到如今南昊国文人如此势大,也于南昊的这股向文之风分不开关系,紫家虽然是以武立家,凭借着战功有了如今的景象。
但紫雄安也是百姓人家出生,观念与其他百姓并无不同,同样是期盼着家中能出一位名传千古的才子,好让紫家能有人青史留名!
所以紫雄安发家以后就尽自己所能给儿子紫天成请来自己能请来最好的先生教导儿子,这也就导致了紫天成最后居然成了个书呆子,有了后面发生的事。
但即便去吃,紫雄安对家中能出一位文人的心还是不减分毫,别看他平日里跟其他勋贵们喝茶聊天的时候对哪些文人各种看不起,但在内心中这些侯爷国公们对这些文人家中昌盛的文风还是暗暗的羡慕不已的,恨不能以身代之!
本来紫风回来的时候紫雄安得知紫风小小年纪就有如此修为感到有些可惜,看来这个孙子是随了自己以后也就跟自己一样是个舞刀弄枪的命了。
谁想到紫风突然间就给他爆了个雷,突然之间作了这么一手连国子监祭酒,孔圣后裔孔家孔侑都赞叹足矣名传千古的诗作!
这可立即让紫雄安这小老头喜不自胜!
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这才有了现在发生的这一幕,在紫风还没回来的时候紫雄安就得知了这个消息,随后立即将消息传至全府,并让大家开始张灯结彩开始庆祝!
紫雄安向祖宗炫耀过后,又拉着紫风又给祖宗们磕了好几个响头这才一起出了祠堂。
出了祠堂紫风紫雄安也不管紫风,直接宣布今夜全府为小侯爷作出了一首好诗大肆庆祝,所有人这个月的月银翻倍!
今天晚上候府酒肉管够,所有人都可以尽管的吃,每人再发五斤猪肉和五尺娟布!
紫雄安这话一出,所有下人都欢呼了起来,月银翻倍,还要发肉发布,这可比过年都要好,所有人都欢呼这大喊谢谢侯爷!谢谢小侯爷!
当夜候府彻夜未眠!一片欢庆!
周围住着的不少勋贵家的老爷子看着紫衣侯府这边的灯火通明的景象羡慕的眼珠子发绿,恨不得把紫风给抢回来当成是自己孙子!
羡慕过后就恨铁不成钢的把自己家不成器的孙子给吊起来打上一顿,为什么自己的孙子就作不出名传千古的诗作呢!
因此紫风的名字就这样被各家勋贵子弟们恨的牙根痒痒的,大家说好一起做混吃等死的勋贵子弟,你怎么能抛弃自己的阶级偷偷的奋发图强了呢!
这让我们这些还在混吃等死的怎么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