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描述一下自己的位置,苏航就看到一个人朝自己跑来了。
工地上的年轻妹子,那可真是稀罕。
工地上都是大老爷们儿,女的都上了年纪,当得一声大妈。
所以,一位年轻靓丽的女生还是非常显眼的。
来人显然有来工地的经验。
穿着长裤平底鞋,上身短袖还加了一件工作衬衣,带来一个红头盔,苏航摸了摸自己的红头盔,想起一句顺口溜。
蓝帽儿干,黄帽儿看,红帽儿说了算。
忘了是在哪个老师的课上听到的。
说的就是不同颜色代表的身份不同,要做的事情也不同,拿的工资自然也不同。
这其中自然也有一些干的多、却拿得少的争议,不过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坐上高位。
苏航没有继续深想,这里头的事情一句两句说不清,要说开来又是一篇百万字大作,苏航不是卡尔海因里希…。
那个学姐已经走前来了,苏航连忙友好地介绍了一下自己,然后互相请教了一下。
这个学姐名叫李琪,也是赵汉英老师的学生,已经要研三了。
这次来是为了准备研究生毕业论文,具体的她没多说,大概就是研究一个项目从立项到施工、到最后竣工接算的信息流失问题。
苏航稍稍想了想,这是个好问题啊。
一个项目从概念图到最后的竣工成品之间的差距,大概就跟某个快餐广告上的鸡翅和实际的鸡翅之间的差距那么大。
都有一句话,图片仅供参考,一切以实物为准,公司保留最终解释权。
这里头到底有多少流失的信息,每一层级流失了多少,那一段流失的最快,很有搞头啊。
苏航想了想,开口道。
“这样要怎么去评价信息量呢?”
“而且在决策阶段一直到设计阶段都会有一些冗余信息,又要怎么去判别呢?”
“还有,假如数据量过少的话,怎么样才能有一般参考价值?”
苏航就事论事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李琪一开始还比较警惕,毕竟事关毕业,要是被对面这个小学弟拿去抢先发表了,那可没处哭去,虽然说这个小学弟长得还不错,但是,人不可貌相。
但是听着听着,李琪突然感觉自己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对方确实是在思考自己的选题关键点。
于是也就放开了一点。
稍稍点了一点自己的想法和处理方式,看着苏航学弟那若有所思、若有所得、到恍然大悟的表情,李琪内心成就感爆棚。
苏航趁势分享了一下自己目前遇到的困难,安放数据采集点的问题。
也别怪苏航,第一次上工地,实在是有一点手足无措。
还好赵汉英老师安排了一个学姐带带自己,虽然赵老师肯定另外交代了学姐要帮帮自己,不过自己肯定也不能“恃宠而骄”。
虽然自己也不是怎么很“受宠”,不过还是得有点基本礼貌,把学长学姐捧开心了,啥自行车没有啊。
而夸赞对方用心做的事情,先表示好奇,然后提出疑问,最后恍然大悟即使啥也没听懂,也要做出一副听懂了的样子,啧,论拍马屁的艺术,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
就比如和青色的岩说,“你这书有点地方有问题啊,这里这里,我觉得……”,然后再来一句,“噢原来如此,高实在是高,不说了懂的都懂。”
这一捧哏,关系不就近了吗,社会不就和睦了吗,天下大同,指日可待啊。
果然,李琪一拍胸脯。
“小事儿,走,找经理去。”
“不过学弟,以后不要这么冒失地打听别人的论文内容,很犯忌讳的,得亏是我。”
“嗯嗯,学姐,我知道了,幸亏是你。”
“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