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不断地深入,环环相扣的逻辑思维让他们俩惊叹。
“ear!”
约翰弗里德兰德惊呼道。
“我感觉他这真的可以证明出来,用这个方法。”
“我甚至感觉让我来做,我也能行。”
亨里克伊万尼克没抬头,继续演算。
“得了吧,这么多年都没什么有效进展。”
“比起这篇证明,我对这个作者更感兴趣。”
伊万尼克的语气暴露出他的心情并不像他所说的那么平静。
是了,任凭哪一个数论方面的数学家在看到这篇论文之后都绝对不会平静。
“我觉得有必要再开个小会来探讨一下,这样一件事憋在心里太难受了。”
“赞同。”
……
苏航可不知道远在大洋彼岸事情。
他正在忙于学习。
为了进一步证明孪生素数猜想,苏航绞劲脑汁地思考。
没有花积分。
借助电脑,苏航把这个数字又缩小了数倍。
不过,越到后面,计算量越来越大。
假如真的要缩小到2,那时的计算量将会非常之大。
这似乎会有一个极限,当算力不足时,难道就不能证明了吗?
不对,也许有其它的路径。
苏航紧紧捏着笔。
这几次缩小数字,而积分并没有给太多,这说明自己一直沿着这个方向走没有错,只是不一定能走到终点。
苏航不想事事都借助系统,可以有助力,但不能是主力。
想想看,假如每次都是依托系统积分来实现突破,并获取新积分。
那么对于自身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如果自身水平不过关,面对更大的难题就会难以解决,从而更加依赖系统。
而一旦解决问题获得的积分不足以抵消消耗的积分,那最后就会入不敷出。
到那时,再想去学习,就会出现断层,难以为继。
而每周奖励也会和一周的学习情况挂钩。
学习能力下降,学习内容难度太低,那最后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就像刷手机一样。
越刷手机越觉得空虚,越空虚越觉得无聊想玩手机。
但是如果一直跟着进度走,按计划逐渐提升自我,如此就能实现一个正反馈循环。
越努力,奖励越丰厚,奖励丰厚让学习更有动力,更努力。
所以一旦畏惧向前,那想要重新进入正反馈将会更难。
所以,学习吧。
苏航连续几周都一直在研究这个。
周奖励也变成了许久未见的数学思维提升。
少了“略微”两个字,苏航感觉确实有点思维加速的感觉。
具体体现就是,看论文快多了。
那一长串的数学证明算式很快就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