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古典文献学556团队微信群。
齐立春教授:文件。
齐立春教授:这是你们大一的学弟顾秋风上周写的论文,已经被文学遗产收稿了,大家好好看看。
说完这句话,齐立春教授靠在书房的椅背上,跐溜跐溜地喝着保温杯里的枸杞茶,目光盯着南宋末年遗民词人研究这篇论文,他已经记不清自己是第几次看这篇文章了,只知道每一回看完后的感受都是
如饮醇醪,不觉自醉。
韩灰:文学遗产???真的假的?
博士研究生甲:大……大一?现在的大一新生这么牛哔了吗?
硕士研究生乙:顾秋风是谁?你们认识吗?疑问
硕士研究生丙:布吉岛啊。。。
扫了眼手机屏幕,齐立春教授难得回复了一句。
齐立春教授:他是赵弘生教授团队的新成员,目前正和吴刚、郑宗绪在一起看书学习。
硕士研究生丁:我记起来了,上周日下午学院的einar上,有个小帅哥坐在孔泽旁边,那个……不会就是顾秋风学弟吧?
硕士研究生丙:嗬,你个花痴!
硕士研究生乙:她说的没错,那个男孩子真的挺阳光帅气的。
齐立春教授看不下去了。
我让你们看论文,你们居然在讨论人家的颜值,还有没有一点学术追求了?
于是,他用比较严厉的语气在群里又说了一句话。
齐立春教授:你们都抓紧时间看一下,明天晚上的组会,我要就这篇论文提问的。
几个博士、硕士研究生见此,纷纷回复“收到”。
……
某博士研究生宿舍。
喝着快乐肥宅水的韩灰,斜靠在椅子上,一只手漫不经心地拖动着鼠标,只用了十几分钟就看完了齐立春教授发到群里的那篇论文。
“卧嘈!这写的什么苟屁玩意儿,劳资用脚写的都比这写的好。”他愤愤不平。
那么……这篇论文真的是那么不堪吗?
其实不然。
只是韩灰这家伙不愿意承认罢了。
一听齐立春教授说这篇论文被文学遗产期刊收稿,而作者仅仅只是一个大一的学生,他这位只能在学校学报上发几篇论文的大博士心里头就不平衡了。
凭什么?
我的论文跟这个也差不多,我上我也行啊!
听到韩灰在对面骂街,他的室友,也就是那位博士研究生甲,转过头瞥了他一眼,什么话都没说。
只是在心里默默吐了个槽。
“别说脚了,这些年我看你用手写的论文,也没有一篇被文学遗产收录啊。”
吐槽归吐槽,这位博士研究生甲,尽管打心底里认为这篇论文水平很高,但是嘛,他却以为这根本不是那位叫顾秋风的学弟笃立完成的。
一个大一学生能有这种水平?
呵呵,反正我不信。
这一看就是赵弘生教授的手笔嘛。
至于顾秋风,在他看来,完全是一个混进赵弘生教授研究团队“镀金”的苟比。
可耻!
可憎!
可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