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稚看过很多书。
阅读《地质籍》一文中,人本篇曾经记载着这么一个故事:
“距今已不可考证,观之,信则有,不信则博君一笑之。
西方神殿,极乐净土。
广阔的黄金沙漠上,生有一株绿绿葱葱的爪哇树,树枝极为自由的生长,不受长生天的意志、是真正的生长自由。
天在顶,地在脚,人,乃至是万物生来就是要收天地樊笼的桎梏。没有任何一物能超脱过后,还能完好的活着。
但,黄金沙漠上的爪哇树是三千世界里唯一例外。
有一日,西边来了个哑巴,东边来了个喇嘛。两人在长生天的指引下,在爪哇树下碰面了。
喇嘛双手合十,十间是念珠。他朝哑巴说道:“你生来是哑巴,是因为天生阴德不够你完手完脚的出生,所以你是哑巴。
这并不是没有理由的。”
“而天生阴德,或许就是佛说的前世,又或许是你的来世。”
“你用“哑”,报销前辈子阴德的亏损。是以,前世债,前世怨,前世情,前世仇,与你今生一笔勾销。”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今世阴德亦是如此。”
“佛给世人一样的阴德。”
“救下溺水的蚂蚱,是救命阴德。”
“杀吃了衷心的守家狗,是损功阴德。”
“若一救一损,重大功,轻小功。或有抵消。若永救无损,是为圣人,自有亿万阴德庇佑,或为子辈萌阴,或长寿康健。若永损无救,则入无间地狱,永不超生之苦。”
“是以,一佛一魔,皆在一念之间。”
“然而,世人人心难测,喜欢爱恨难分。或许我喜欢你,但是我的妻子却是其他人。或许我不喜欢你,但是却可以为了你去死。这就是被情欲支配的凡人之苦,不存在绝对的好与坏。”
“众生,黑白参半。”
“因此,很少存在永救无损,或者永损无救的凡人命格。”
东边的喇嘛说到这里,动容的抬头望向爪哇树,他一动不动的望着它,那株永远自由的超尘外物。
“你说,他是修了多少年来的慈悲佛?此刻,才能破开天地樊笼的枷锁,自生自活?”
他等了很久,也没等到哑巴的回复,直到脖子酸痛时,他才猛地回过神,哑巴、哑巴,怎么会说话呢?
他苦涩的笑了笑,一扭头,却发现哑巴正目光灼灼的盯着他。眼神犹如白昼的日光般明亮不可直视。
………
………
相传《地质籍》真本早已失传,流传至今的多为后人改撰过的副本。
而,不会察言观色的李稚先生所看到的《地质籍》的拓印本,这里还有后文。
“哑巴朝喇嘛露齿,憨厚的一笑,道:“这又有何难?只需在你的肉身樊笼里,种上一棵爪哇树。”——神殿光明使,雪满头附上。”
不错,这便是当时刚成为神殿光明使者的雪满头第一次的撰书。
摆笔过后,九州难求其撰写的副本一页。
或许有夸张的成分在里面,但,不容置疑的是,雪满头的才气是值得九州追捧的。
西方神殿主殿也曾对他青睐有加。
假以时日,雪满头成为神殿的顶梁柱并不是笑话。
只需在你的肉身樊笼里,种上一棵爪哇树。
多么巧妙的回答,不会察言观色的李稚先生当时在翻阅时,可是爱惨了这句话。
只不过可惜的是,神殿光明使者雪满头,已经是过去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