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好了,王智被当众落了面子,生生让他变成了敌人。
一边让人告状于京师,一边暗地里则搜捕他。
蔡邕估计是真吓到了,藏在太原附近躲了两年,直到女婿羊衜前来接他,这才打算远遁南阳。
结果,还是被王恒得了消息,才有了先前围杀的一幕!要不是郭磊插了一手,也许,这救人之情就落到卫仲道手里了。
通过蔡邕的这一段经历,郭磊得了几个结论。一是名气大果然能保命,不过前提是得如同眼前这位一样,努力的做到名满天下才好用。
二是政治博弈得讲究策略,愣头青的四处树敌是不可取的。若不能将对方一下拍死,出手就必须慎重,不然很有可能没吃着肉,反而沾了一手屎,严重了小命都得赔进去。
三是这天下是皇帝的,也是世家的。羊家也好,卫仲道也罢,应该都知道,这时候帮蔡邕那就是跟皇帝对着干,至少表面上是。可他们依然来了,说明他们对皇帝并不太害怕。
前有张俭望门投止,现在又有蔡邕遁避江湖,管中窥豹,刘宏想要对世家下手也就不难理解了。
想要抓个人都抓不住,这皇帝当的忒憋屈了!
“却不知伯喈先生如今作何打算?”孟敏拱手道。蔡邕让他们各交各的,可他却不敢以兄称之。
“去往泰山吧。兴祖兄特意派遣衜儿前来相迎,老夫正好前去与之一会!”蔡邕道。
兴祖,就是羊衜的老子羊续的字。羊续此时因党锢还在家中,黄巾起义后才复出,前文有误。
孟敏点了点头。
“咳,伯喈先生旅途劳顿,不妨休整几日。”贾道说着,目光朝着郭磊扫了一眼。
他只收郭磊为记名弟子,担启蒙之名,为的就是给他另找名师。而如今,还有比蔡邕更好的选择么?
可问题是这时候提起来,显然有着挟恩图报的意思啊。为今之计,就只能让郭磊表现一番,好让蔡邕生出爱才之心,主动收徒了。
“伯喈先生之才,天下皆知。特别是飞白体,更是一绝。却不知先生可否指点一下我这名不肖弟子?”
贾道呵呵一笑,“老实说,我这记名弟子在书法一道上也算小有所成!至少在下没有办法在此道上再指点于他了。”
“嗷?”
蔡邕虽然有些书生气,却绝对不笨。
他对贾道的意思已有所察,眼下他是逃亡之身,纵是泰山羊家收留他,也需要承担风险,更何况是郭磊?
不过他对郭磊也有几分好奇。
眼前这少年已经展现出了他令士卒用命的名将之姿,莫非在经世文章上也有所造诣?
“先前听小郎君所言之语,慷慨豪迈,令人神往,何不试书之?”
蔡邕笑着看了郭磊一眼,正好也能趁机看看,这话是不是出自旁边这两位郭林宗弟子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