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乃平原人,师从陈寔,跟贾彪,荀爽等人都是同学。
不过别说郭缊不会给他,就算是真给,郭磊也不敢要。他现在可没资格驾驭这般名士。
除了王烈,雁门其实还有一位天下名士。
张俭。
张俭,字元节。山阳郡高平县人,名列八俊,在党锢之祸的时候,他一路逃亡,而因为掩护他奔逃,一路上但凡是他住过的人家,亲戚朋友无不惨遭杀害。
望门投止,正是此君。
老实说当从郭缊口中得知张俭竟然身在雁门的时候,郭磊也吓了一跳。
因为自己逃命害的几十姓灭门,老实说,郭磊对这人的品性表示怀疑。
可老爷子如今已经年近七十高龄了,不冲别的,就说他这岁数,就足以证明他的名气!
要知道,人家跟宦官叫板的时候,那还是三十年前,桓帝他老人家在位的时候!
这便是资格,这便是名望!
蔡邕在他面前,那也执弟子礼!
得了消息后郭磊二话不说,屁颠屁颠的跑去给张俭见礼去了。
一开始的时候张俭连门都没让他进。
后来他还是在加冠后,跟着蔡邕,贾道等人去拜谒了一番。趁机献上了自己手书的对联,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狠狠的刷了一波声望。
而这位张俭老爷子,终于也被忽悠瘸了,坐着马车幽幽的朝着安平里去了。
当然,这只是顺路。
张俭是要回老家叶落归根。
“不过,耀先前些日子倒是遇到了一个年轻人,你若是有兴趣,倒是可以去看看。”郭缊忽然道。
本来郭磊就没抱什么希望,所以,也就是随口一说,以示亲近之意罢了。毕竟能张口要人,就代表他真将郭缊当成了自家长辈。
不想郭缊竟然给他来了个峰回路转,看这意思,莫非雁门还有什么人才不成?
“那年轻人名宁向,字直中。自言是新郑人士。”
徐荣皱眉,“为人放纵,整日饮酒,搏戏,流连章台之所。非郎君所图之人。”
郭磊眼皮一跳。
放浪形骸?
在他的印象中,这样的人要么是个二货,要么就是个人尖!
因为一般人要么没有放浪的本钱,要么便是没有形骸的能力!
总而言之,不是一般人。
“徐将军似乎对他颇为了解啊?”郭磊慢悠悠道。
徐荣没吭声。
郭缊好似知道他的脾气,代为解释道,“在鲜卑来时,这宁向曾出现在平城酒肆,当时耀先带兵出城,平城之中便有流言说我们是打算偷偷撤离。颇为恐慌。”
“宁向却说耀先是要带兵埋伏鲜卑,还断言有七成胜算。”
“事后耀先得知,曾去寻过他。只是接触之下,未曾再察出其人有什么过人之处。这才作罢。”
郭磊两眼陡然一亮。
当时徐荣麾下不过三千骑,和连麾下却近五万大军,这人竟然还能断定徐荣初战获胜。
这份眼光,当真不俗!
就算是他知道徐荣日后战绩,来到当日情形,怕也没有他这般信心!
宁向,字直中?
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么?
“徐将军生性耿直,眼中自然容不得沙子。不过,陛下命我进幽州,若是战事顺利的话,说不定还要去往冀州一行。”
郭磊笑道,“哪怕是能多一个熟悉中原的向导也是好的。却不知这位宁向如今人在何处,可还在平城?”
徐荣瞄了一眼郭缊。
“此人昨日下午,自荐随许汜去往善无,还把在戏院,章台,酒肆等地三十金的账推给了郡里!”郭缊似笑非笑的打量着郭磊。
在他看来,自己这个族侄的确是个将才。
鲜卑一战,有勇有谋,麾下之精锐就连徐荣都赞不绝口。
在对待宦官之事上虽然稚嫩了些,可能认识到张让的关键作用,放下身段与之结交,就这一点来说,没有因为自己立下大功而自傲。
比起大言务虚的年轻人,不知要强上多少。
所欠缺的不过是政事上的经验罢了。
如今,却不知他会如何做?
“有点意思。”
郭磊越发的对这个宁向感兴趣了,“三十金算在小侄的头上,叔父,小侄想要前往善无走一趟……”
“好。”郭缊痛快的点了点头。
郭磊辞别郭缊,徐荣,率领麾下亲卫直接顺着大道,朝着善无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