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办?”几个人又聚拢过来,我说,“找不到他们,先往建筑的方向走吧。”
如今,失去老五他们,我的心里堵的慌,一直以来的同学兼战友,就这样消失得不明不白,嗯,期望他们平安吧。
路上,再没发现其他脚印,只跟之前发现的一样,有某些,零星的动物的足迹,最多的就是蟒蛇的拖痕。刚经历过怪虎的一场激烈战斗,蟒蛇对我们而言已经算不上威胁,跟怪虎相比,我甚至觉得它们还挺可爱,不会主动袭击大家,它在看见众人的时候,会蜷缩着身子躲到阴暗的深处。
“到了!”走在众人前方的小汤说道。
我刚才一直低着头继续寻找老五他们,希望能有线索,小汤一句话,让我不禁得抬头去看。一座巨大的底部用黄色石头砌筑的,方正四菱的建筑塔楼就投射进我的眼里。我说,“这是古代用来瞭哨的哨塔,你看...”我指着塔楼的下部,“为了加固哨塔,古代人会用石头把哨塔尽量砌高,它们上部会搭建木质的塔楼,主要用来观察敌情或者给远方的哨塔传递消息,我想上面一定有烽火,咱们拾点枯树叶、树皮什么的,给老五他们发信号。”
两位战士点头,我仔细看上面的,看见上面是否有金锣或者战鼓。金锣在春秋战国时期是用来,传递信息的重要军事工具,鸣金收兵、战鼓一起就得冲锋打仗,金锣并非是金子做的,他们一般由银或者青铜混合制成,银制品的声音频率较高,在人们打仗的时候,震天的喊杀声震耳欲聋,只有像这种穿透性的声音才能进到人的耳朵里。
唯一让我觉得奇怪的是,这些建筑物似乎也太新了吧,你要说它是刚刚建成的都有人会信。
哨塔的周围除了杂草,没有树木的遮掩,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有人偷袭哨塔,我们走在杂草丛中,古剑又派上了用场,小汤拿着它左右挥舞,成了名副其实的割草收割机,我们都笑他,“叫你读书不读书,成天放牛,割麦子的水平还是有的嘛。”
小汤说,“我当初去当兵是俺爹让我去的,在学校的我成绩可好啦,我还会背诗,你信不?”
我说,“哟,看不出来,你还会背诗啊?来来来...背一个呗。”小孙也起哄。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
他背的是李白的侠客行,李白大诗人的诗真的可谓,啊,风流倜傥、旷古绝伦,天生带着一股藐视一切的豪气啊。
大家喝着凉水吟着诗,我听他说道千里不留行,正自仰头感慨,就看见楼上有人影在晃,我赶忙让小汤停下闷骚的嗓音,让大家全看,再看时,诶,又没了。
奇了怪,难道看错了吗?
“都趴下!”小孙喊了一声,大家不明白什么意思。
就听见头顶上方破风声响,一支弩箭就插在了离小汤脚边不远的土里,还兀自在地上颤动着箭翎,几个人慌忙间就趴在地上。
“他娘的,是谁呀?竟敢射老子!”小汤这个大文人突然画风一转就开始爆粗口,他冲着上方大喊,刚喊完,一阵弩箭搭着串子着就射过来,他见状连连躲避,如果一个不留心,就会把他打成筛子了。
一个女生从塔顶探出了头,我看见,诶,好像是咱们考古队的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