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问题看上去就头疼,尽量放低思考的频率,办法总该是有的。
比如燕语楼。
燕语楼称的上是皇家图书馆,皇宫里的书籍绝大部分都藏在这里,而且想进去也不容易,我是托了都昌的门客身份的便利,才有了进入其中的身份。
早在古巴比伦时期就有皇家图书馆的先例,他们汇集国内的所有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建造出属于古巴比伦特有的延续文化的方式。古巴比伦文化最终还是没能够保存下来,这是有历史记载的。
但还有没有历史没有记载的文明呢?可能有也可能没有。
地球延续几十亿年,在这期间就不会产生其他文明吗?大概是有吧。
我在燕语楼典官的指引下进了三楼,整个书阁也就三层,因为书简的缘故,所有的书籍无法存放太多,你看一本古时的著作为什么简短?很主要的原因就是篇幅太长的话,写的字太多,导致书本太重,没地方放。
所以的古代的文字一般写的简练,篇幅很短,但又要做到字字珠玑,否则思想表达不通,甚至会出现歧义。
我在书简旁来回走动,希望能到找到关于前人历史或者野文摘记之类的文卷,可是,那有这样的书嘛,百家争鸣的书倒是有,其实就是所谓的哲学书,这个时期的哲学书内容庞杂,而且有许多诟病,读不读也罢。
找了半天,野文摘记一卷没有,倒是给我找到了一本农科的书,教授什么耕牛或者种稻谷的经验,乱七八糟的,古代书卷没有图画,全是字,越看越困。
我出行前就发现身后似乎有人,路上的时候他就跟着我,一直带着帽子,遮得很严实,身材比我高,他能进燕语楼,至少也是宫廷人士。
我猜测他是太后派来的人,应该不放心我出宫。太后这个人,疑心重,对都昌也是,对我一样,派人跟来调查我的行踪也是理所应当的,我没理会。
可我刚转过一道角落,他就冲过来,帽子一摘,来人大出意料之外,他不别人,正是乌将军。
半年不见,他的眼睛怎么瞎了一只?还一脸的刀伤,疤痕醒目,触目惊心。
“乌将军!?怎么是你?”我当然惊讶,为什么跟着我的人是他,他跟司马航长得一模一样,险些把他看错。
“张居士,别来无恙否?!将军二字就免了吧!”
他不是将军?什么意思?这其中定有缘由,我问,“不知将军跟着我有何事?”
“何事?!”乌将军嗤笑一声,“你都不明白自己的险境,这燕语楼马上就要失火。”
“失火!”我被他的话惊得脖颈一凉已经隐隐间有所猜测。
“跟我来,我带你出去!”乌将军虽然瞎了只眼睛,但他身手敏捷,推开了楼墙上的木窗。他从身后掏出一根绳子,在墙栏处拴好,我和他二人顺着绳子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