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走到孙权放地图的案桌前,继续说道:“曹操送来的这封信,实际意思有三重,第一重是表面意思,要挟主公将人质送往许昌,第二重意思便是我方才与主公所说的要孙家两难之计,而第三重,也是曹操的真正目的,就是要借主公之手牵制刘表,使其再无北上之心。”
孙权点了点头,若是他和刘表开战,最大的获益者,就是无暇顾及南方的曹操,而被他牵制住的刘表,也无力危急后方,曹操这一招借刀杀人,无疑是绝顶的高招。
见孙权有所明悟,周瑜继续说道:“既然曹操意图我们已经洞悉,那破此计谋的方法就有了,主公不用将人质送往许昌,只需要休书一封给曹操,上面只需写上,主公日夜无不思虑家仇,将会在不久后攻打江夏黄祖,以报杀父之仇,望曹操念及主公一片孝心,不要轻易怪罪即可。”
“只要主公以报父仇为旗号向刘表宣战,那交趾的士燮将没有任何插手的理由,况且士燮与刘表本就不是很合拍,主公不用担心腹背受敌,况且,那江夏郡本就是我们欲攻下的地方,此次有了出兵的理由,可以破除曹操的计谋,算的上一举两得了。”
听周瑜说完,孙权顿时觉得豁然开朗,江夏黄祖与他有杀父之仇,即便不是因为此事,他也会找机会攻打江夏为父报仇,如今既可以破计,又可以将心中愿望实现,刚才还是必死的局面,又被周瑜三言两语转活了。
“既然如此,那事不宜迟,我立刻回书曹操。”孙权笑着说道。
周瑜点头,只要孙权将书信寄出,他便要统筹兵马,准备前往江夏了。
孙权做事向来快速,他立马回书房将书信写好,交人递呈给曹操,数日后,这封信来到了许昌,但拆开它的人不是曹操,而是留守许昌的荀彧。
荀彧看完孙权寄来的书信后,脸上露出耐人寻味的笑容,他将书信递给在他旁边端坐的男子,说道:“文和(贾诩的字),看来你的计谋被人看穿了。”
坐在荀彧旁边的男子,脸色比起常人要苍白一些,胡须也少上不少,虽然是个男人,但长相有些阴柔,看起来像是个弱不禁风的书生,可能是年纪大了的原因,他略显白净的脸上多了不少皱纹。
此人便是贾诩,张绣二度投降曹操后,他便被曹操所征用,如今与荀彧一同留守许昌,孙权收到的那封曹操亲笔信,其实是他的手笔。
贾诩接过荀彧递来的书信,仔细地浏览了一遍,波澜不惊的脸上多了一丝很难察觉的情绪波动,他看完信后说道:“孙家果然名不虚传,倒是贾谋轻敌了。”
“孙权不过才二十出头,即便是天生奇才,也难看穿文和此计,看来这孙权身边,有着不少不错的帮手啊。”荀彧说道。
贾诩轻抚着自己为数不多的胡须说道:“听闻江东孙家,周郎周公瑾最为出名,传言此人天生是将帅之才,孙策死后,他或许是孙家军队新的顶梁柱了。”
对于周瑜的威名,荀彧也略有耳闻,对于孙策和周瑜,荀彧是很佩服的,这两人二十来岁便打下如此大的地盘,孙策虽然早逝,但周瑜今年不过才二十八岁,同年龄段时,荀彧可不觉得自己比的上周瑜或是孙策。
“无论怎样”,荀彧笑着说道,“我们稳定后方的目的已经达到,明公那边有奉孝和公达相助,应该没什么大碍,攻下袁家平定河北,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贾诩轻轻点头,现在的他,倒是想看看,孙权与刘表之间的战争,结局会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