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第一块石板已经念完,两人为百里毅的心中道义所折服。开山立派,为了是收容流民;自创神功,为了是匡扶正义;在此立碑,为了是警示后人,此等胸怀,功德无量。
王如萱道:“如此看来,苍云教初衷是好的,为何如今却沦为世人口中的魔教呢?”凌楚瑜叹气道:“这朝代更迭,时代变迁,有很多事情难以持正,看看后面的石板都记录了什么,这样我们才知道苍云教为何成了魔教。”
王如萱点点头,看向后面的石板,一口气连着将几块石板念出来。其中有一个名字引入眼帘——冉闵。
凌楚瑜惊讶道:“冉闵?是那个冉闵吗?”
王如萱点点头,道:“屠胡令——冉闵。”
西晋后期,司马家族展开一场“八王之乱”,此时胡人趁机南下,屠戮中原,屠杀汉人,中原汉人锐减,不得不南迁。此时一个名叫冉闵的将军异军突起,对抗北方游牧民族,一道“屠胡令”,霸气凛然写道:“风云变色,草木含悲,汉家子弟要被屠杀殆尽,犯我大汉者死,杀我大汉子民者死,杀尽天下诸胡,匡复汉家基业,戮胡狗为天下汉人义之所在。冉闵不才,一介莽夫,但国仇家恨系于一身,青天在上,顺昌逆亡,若有志同道合者,挽救汉人于既倒,扶华夏之将倾。特以此召告天下。”
但此石板上并没有记录太多他行军打仗之事。只是简单写道:“吾名冉闵,前百里约教主意外身亡,其子百里护仍在襁褓,故授命前教主遗言,暂理教务。期间遇胡人南下,杀戮同袍,我曾受教于百里约教主,百姓有难,纵使前方刀山火海,也要一往如前,故而率两千教众,领后赵之兵,一道屠胡令,杀得胡人血流成河,闻风丧胆。”
冉闵乃一代枭雄,字里行间带着杀伐之气,与历代教主天壤之别。王如萱虽没有经历,但也能从字里行间切身体会这“屠胡令”下的惨烈景象。
王如萱顿了顿,继续道:“数年后,我杀心太重,已与苍云教宗旨相悖,有愧前教主,故而传位予少主人百里护,只身返回,留下所著兵书和一本胡人秘籍,以报前教主知遇栽培之恩。本无颜在此留名,可苍云教护佑天下苍生之志不能断,留书于此,望后人谨记。”
凌楚瑜万万没想到,当年那个屠戮胡人的华夏英雄竟也是出自苍云教,不禁对这个存在千年教派腾起敬畏之心。而冉闵后来权欲熏心,杀石自立为帝,建立宏图霸业。最后兵败被擒,被慕容氏斩于遏陉山。一代枭雄,惨烈退幕。
冉闵历经虽不同于历任教主,但其匡扶天下之心,日月可鉴。王如萱继续念着后面的石板。此时的苍云教教主百里护谨记先辈的叮嘱,无论是后晋南北朝、强隋盛唐时代,盛世隐居山林,潜心笃志,修生养性;乱世执剑下山,止戈为武,拯救黎民。这简简单单的几句记载,里面不知包含多少人为了这个理想而死去,他们没有名留青史,而在这里一笔带过,如世间的尘埃,无足轻重,消失得无影无踪。
凌楚瑜听完,真心为苍云教的道义敬佩,他们不留名青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份胸襟大志,可敬可佩。
“凌大哥,我现在觉得这苍云教也没有世人口中那么邪恶。他们济世安民,乃真正高义之士。”
凌楚瑜也觉得苍云教的作为不应被称为魔教,但他们与江湖人士为敌,二十年前四大世家不惜一切代价带领群雄围攻苍云教,这里面一定是有什么原因,道:“或许答案在下面。”
王如萱点点头,目前为止,这石板上记录的历代教主行为举止都是心系黎民百姓之人,都不是大奸大恶之徒,想来后面是不是出了大奸大恶之人,旋即开口念下一块石板,道:“吾乃苍云教第二十四代教主百里登风。天宝十四年,大唐国运不济,节度使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政变,范阳举兵十五万,来势汹汹,不日便攻克洛阳,陈兵潼关。吾见形势危急,亲自率教众数千人驰援。奈何抵达潼关时,以被叛军攻破,无奈挥师长安。在吾友陈玄礼相助之下,为镇守长安一将。”
这安史之乱是盛唐走向衰败的转折点,没想到的是苍云教也曾参与其中,二人急于知道后事如何,王如萱接着道:“叛军势大,长安守军弱少,无奈之下,玄宗皇帝携带皇亲国戚从延秋门出逃,行至马嵬坡,随行将士不满玄宗多年宠信小人,迷恋贵妃,荒废国政之事,发动兵变,欲逼玄宗杀贵妃,诛佞臣。玄宗皇帝宠爱杨贵妃,不顾众将反对,誓要保杨贵妃周全。吾见追兵将至,士兵任咄咄相逼,无奈之下,一人一绫,闯入其中,亲手勒死贵妃,以安将士之心。”
“什么?原来杨贵妃是他亲手勒死的?”王如萱失色叫道。
凌楚瑜面无表情,在当时那个情形之下,或许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吧。唐玄宗宠信杨贵妃,误国误民,唯有杀了杨贵妃,方能抵消众将士心中怨恨。
王如萱见凌楚瑜面色凝重,不知他心里作何感想,继续念道:“杨贵妃死后,众将士上下一心,护玄宗皇帝入蜀,而太子李亨北上灵武,自行登基为帝。随后联合诸多节度使,终于于宝应二年,平了这长达七年安史之乱。事后代宗皇上论功行赏,吾因先辈教诲,欲归隐山林。岂知皇上听信谣言,说吾若不能为已用,必除之。宝应三年春,皇帝设宴宫中,意在取吾之命。吾率教众拼死杀出,逃离长安时仅剩五人。随后代宗皇帝颁布江湖令,以吾勒死杨贵妃一事为由,号召江湖武林各大门派兵锋所指,从此,吾教便成了江湖人口中之魔教。”
这一大段念完,终于知道为何苍云教被称为“魔教”。王如萱心有不快,一个为天下苍生的人,竟沦落至此,难道就因为他勒死杨贵妃吗?当时的形势,就算他不去做,也会有人去做,其后又把这个责任怪罪于他,这未免太残忍了。
凌楚瑜也无奈直摇头,一个为国为民的英雄,落到如此下场,可悲可叹。
这记载百里登风事迹比之前的要长许多,王如萱见底下还有一小段,继续念道:“吾教从此事多,江湖各门各派见了吾教中兄弟,均杀之而后快。从此数十年来,多有争斗。吾愧对先祖,将教中兄弟推向无尽的斗争中。世人只知我勒死杨贵妃,可又有谁知这玉环,乃是我青梅竹马、曾生死誓言的爱人。玉环曾言:‘众人只知我红颜祸水,将这祸国之水怪罪于我,可堂堂一个大国,竟会被一个女子拖垮,岂不可笑’?吾本想在鬼嵬坡随玉环而去,但叛乱尚未平息,唯有拖着残躯苟活于世。吾一生光明磊落,唯有两遗憾。一是天亲手杀死心爱之人,二是将吾派陷入危机。吾希望后辈引以为戒,归隐山林,潜心修炼,百年之后,或许可令教之名声淡忘于世。吾这辈子,错也,憾也,悲也!”
三声叹息,道尽一生。百里登风一生为国为民,无奈亲手杀死爱人,最后深陷囹圄,悔恨终身。
二人听完也是一阵叹息。一个身怀济世救民的英雄,落得如此田地,实在可惜。
王如萱悲声道:“亲手杀死心爱的人,这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和狠心啊!”凌楚瑜道:“如果换做是我,我下不去手。”活活勒死,这是多么痛苦的过程,而百里登风却眼睁睁看着,不知道他那时候的心,是刚铁还是泡沫。
二人收拾一下情绪,既然已经知道苍云教为何被称为魔教,迫切想知道后来的苍云教发生了什么。
王如萱一口气念完后面几块石板,上面记载了后面几任教主听从百里登风的遗命,潜居山林,少有在江湖走动。可大唐历经“安史之乱”后,国力渐渐衰弱,军阀割据严重,百姓流离失所,苍云教收容这些难民,势力反而因此不断壮大。
唐灭亡后,五代十国时期开始。一个叫百里轩的少年登上了舞台。
在记录他生平的石板上,也是简简单单写道:“吾乃百里轩,此时正逢十国乱世,百姓深处战乱,本人谨记先辈叮嘱,故将教中兄弟隐姓埋名,暗中帮助难民,而自己在深山中参悟武功。在此闭关间,从前任代教主冉闵所授一本胡人秘籍中,悟得一套异类武功,学之能从他人身上吸取内力为已用,取名为吸功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