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时一过,只听得前边一声锣响。
延青院长站起身来,声音洪亮地说道:“时辰已到,诸学子停笔、起身。”
众学子忙放下手中之笔,尽皆站起身来。到了此时,会做的题早便都做了,不会的再拖着也没丝毫意义。故而,很多学子其实已然盼着离场了,尤其像刘崇山这样的,巴不得早点考完,坐在场内也是煎熬。
“好,试卷放于桌上。诸学子由甲一始,排队出场。”延青院长的声音再次响起。
于是,甲一当先从通道处走出考场,后面接着便是甲二甲三等一直到甲排走完为止。刘崇山站在考桌前,心里默默地数着甲排的人数,待甲排走完的时候,他数到了八十六。
那么照此看来,甲乙丙丁戊五列,乘以八十六,今科参加考试的大致便得出是四百三十余人。这么少?刘崇山有些吃惊,才四百多人,真的不多,这可是一个大府。才这么点人来参加考试,这是刘崇山没想到的。
不过,仔细琢磨一番却也能够想的通。当下很多人拼命识字,其实都是像大壮那般的想法,为了减免个田税而已。至于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吟诗作对,然后博一个官身,对一些家庭来说太难了。也难怪这几年来,高中之人十之八九都是学院出身的学子,只因他们读书才是真的是冲着官身来的。加上一些人考了几次就放弃了,还有的已经有了官身不用再考的等等。这么想来,倒也差不多了。
眼看乙排也走的差不多了,刘崇山将笔墨砚和竹筒子扔到篮子里,刚准备跟着后面走,却见乙排末尾之人,对着自己笑道:“山哥,考试怎么样?”
刘崇山一愣,心道这人估计是认识自己的,只是自己根本想不起来了,便笑了笑道:“挺难的,好多不会答。”
那人听了刘崇山的回答也明显愣了下,似乎没料到刘崇山会如此回答,便说道:“还有三科呢,山哥且放宽心才是。”
刘崇山笑了笑,一边跟着往外走一边说道:“那倒是,大不了明年再来。”
这人听了倒是没有立刻回答,倒是这人前方一人说道:“志孝兄,你还操心别人呢,你自己答的如何?”
志孝从后边推了那人一把,说道:“走快些,你管我呢,你还是操心你自己吧?平时院里的功课,我可比你做的好。”
“是是是,你今年高中了,别忘了我就行。”前面那人嘻嘻哈哈地说道。
刘崇山这时算是知道这人是谁了,居然是同村的刘志孝,也就是二大爷家的孙子。因为家境不错,刘志孝入了新溪学府读书,看样子学得还不错。
又走了一段,终于走出了辕门外,刘崇山忧心溪下镇的情况,心里正琢磨着上哪找个什么人打听一下才好。
忽地,路边一人一把把刘崇山拽到了一边,刘崇山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在地。
卧槽,什么鬼?刘崇山刚想破口大骂,只听拽住他的中年汉子有些兴奋地说道:“山子,怎么样,你考得好不好?”
得了,又是个认识自己的。算了,不骂你了,刘崇山有些无语。
一旁,刘志孝隐晦地对着父亲连使了几个眼神,说道:“爹,还有三科才考完呢,你这么心急干嘛?”
“唉,爹不是紧张吗?你说,你今年第一次科考,若是中了,那你爷爷得有多高兴?”那中年汉子一边说着,竟还搓了搓手。
好嘛,这人是谁,刘崇山也知道了。
“大庆叔。您一直守在外面呢?”刘崇山问道。
“那可不。不只我,还好多人在外守着呢。”大庆叔说道。
“大庆叔。家里那边,可有什么消息传来没有?”刘崇山试探着问道。
“家里?能有什么消息?等明日你与志孝考完了,我们一起回去便是。”大庆叔满不在乎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