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也就彻底歇了要走的心思,安下心来帮助儿子。
再后来孙子出世,一家三代其乐融融,在加上亲家公他们从来不把他们当外人,村里人跟他们也相处得很好。
那边村里外来的人口也比较多,他们家的鱼塘请的帮工也是外地人,媳妇家哥哥开工厂请的工人也大多数是外地人。还那些蔬菜种植大户,也是请人从种植忙到收割。
那气势,简直是在青峰村无法见到的。
没来之前也无法想象。
李福民几年下来跟着儿子学到不少东西,已经成为半个养殖专家了。
如果不是这回叫他们回来签协议,李福民都乐不思蜀了。
他在那边干得舒心,住得舒心,生活得舒心。
可回来看到青峰村还是老样子,这心里就怪不是滋味的。
说实话,搁在以前,移动公司的补偿款可是好大一笔钱,可现在,对他来说,不止一提。
这些年儿子给他们的零花钱加起来都不止这个数,更何况每个月媳妇还要给他发一份工资。
他也算是鱼塘的工人。
他本来是不要这个钱的,帮自己儿子还要钱,说出去笑死人,别人怎么看,亲家公怎么看?
儿媳高东丽是个明事理的。
她说:爸爸,你和妈来帮我们,给我们减少了不少负担,已经尽了一份心。你的心意我们领了。
但是你在鱼塘付出了劳动,就要得到相应的报酬。
要一是一二是二。
不然的话,我们请另外的人来帮忙,也是要付报酬的。
同样,你去帮别人打工,别的老板也同样要付给你工钱。
我们不能因为你是爸爸,就不给工钱,让你白帮忙,说出去也要被人笑话的,还会说我们剥削劳力。爸爸,你可别让我们背上这样的不好名声。”
李福民还要推辞,李婶说话了。“给你开工资你就收下。媳妇说得对,如果请的是别人,这个钱还是要拿出去的。与其这样,还不如付给你,肥水不流外人田。你收着,以后还是自家人的。”
这样一听,李福民就收下了,自己收下了,以后还可以给儿子或者孙子嘛。
嘿嘿,肥水不留外人田。
几年下来,他的工资也不少。
而且他也没什么花销。
儿子媳妇已经包吃包住了,还经常给他们买衣服什么的,最多也就是自己买点烟抽,给孙子买点玩具零食,花不了多少钱,所以这几年下来,他也存了一笔钱。
所以他才有气势对王德发说,他可以不要补偿款。
他才很豪爽地把这笔补偿款捐给了村委会。
一两万块钱现在对他来说,已经不是什么大数目了。说捐就捐了。
只是回来看着有些荒败的堰塘,心里有些不畅快。
这是浪费资源呀。
跟着儿子媳妇,他也晓得什么是资源了。
咋就没人来包下来养鱼呢?
可惜了,可惜了。
李福民看着院子外面的堰塘,狠狠地吸了一口烟。
回来后,他把阿公以前的烟杆找了出来,也抽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