媏媏是当的越来越好,第一批的孩子们进厂后,上学的孩子们都特别的羡慕,最后赵信林直接拍板说:“星期天你们可以过来。”
之后村子里面除了那些不能自理的小孩子,大部分懂事的就都到了工厂当个小工人,他们这些小工人赵信林还给他们一个星期放两天假,劳逸结合,村子再也不会出现一群孩子合伙今天把谁家的柴垛点着了,明天把谁家的菜苗给拔了,后天把谁家的小猪尾巴给割了,村里面的环境是一片大好。
家长们也不再动不动就体罚孩子了,主要是自己孩子手里面的钱比自己多多了,如果不是自己和他要钱他躺在地上撒泼打滚哭喊着说不去工厂上班,说什么也要替他们保管。
“引弟,你要不也去厂里面和孩子们去玩吧。”这些天晓晓每天呆在家里面,就是一个大人也受不了,更何况是一个孩子。
“包够了。”
王秀梅知道了,这是女儿说包糖块包的太多了,厌烦了。
“妈,你要不叫我绣花吧。”晓晓觉得绣花的话,肯定像电视里面演的,端庄文雅与一体,如果再学学古筝还是琵琶,内心气质咱自己确定不了,但是外在气质,咱自己塑造。
想到自己以后周围都是叫爷的野蛮姐妹们,而自己静静坐在那里,身姿高雅,一首高山流水从指间倾斜而下,想想晓晓自己就能鸡冻半天。
“绣花?”王秀梅是被自己的女儿直接弄蒙了,现在的人,衣服都是自己在店里买,谁会扯上二尺布做衣服?谁说现在的风气好了,但是她也就敢在门帘和窗帘上绣,而且现在人在衣服上绣花大部分接受不来。
“无聊,绣花我觉得挺好。”
看看自己小女儿,是无聊才学绣花,她还记得自己学绣花,其实主要是做衣服,她小的时候是特别的讨厌针线,小小的手指上面扎满了针眼,而且再遇到水,要多疼就有多疼,她不想学,但是老娘却说了,那个女孩子不学?连针都拿不动,谁要你了?
所以在王秀梅的记忆生涯中,针线是最讨厌的,在她小的时候就发下了宏愿,以后我有孩子,我一定不让她们学针线!
“引弟呀,你要不学个其他的,那么多为什么要学这个?”
“我觉得针线好玩。”
“要不妈和你玩土去,土特别的好玩,尤其是绵绵土,特别的舒服。”王秀梅想到自己小时候最幸福的时候,就是玩绵绵土。
屋里的姥姥早就听不下去了,自己这个三闺女,从小就不喜欢做针线,让她做针线,就像是要她命了,现在外孙女想学,都拦着不让学,在她的心目中,不论是哪个时代,女人还是应该会做针线活的。
“你自己学不好还拉着我外孙女不让学,我还没说你了,你看看你那窗帘上面绣的,那是什么东西?引弟,别听你妈的,姥姥教你,一定好好教你,你看看你妈绣的,现在连小时候也不如了。”
姥姥年轻的时候,可是在她周围是数一数二的绣娘,绣的活最好,但是现在社会的发展,再也没有用武之地,她有种落寞的感觉,教自己的几个闺女,但是没有一个有天分的,如今外孙女想学,外孙女那么聪明,一定有天分,自己拿出压箱底好好的教她。
晓晓不知道的是,原本她就是为了打发时间,再顺便培养下外在的气质,但是没有想到姥姥把多年绣花的夙愿压到了她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