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样子您一个一定去过很多地方。围脖男试着问。
没有,我去过地方不多,没有多少,但是去过深圳。主要是我在深圳那边有个朋友,和我一起工作了三个多月,还有三个多月他就要回深圳去了。
所以我对深圳了解可能多一点儿,其实我挺喜欢那里的文化。
如果非常用一个句子来形容那里的文化的话,我认为是野蛮式生长。
当然,如果你想更了解它的话。你也应该听说过,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听您说话的样子,觉得你肯定是大老板。
哦,手底下有几个人,但是算不上什么大老板。
现在社会上肯定有一些,有些人都不愿意读书,因为读不读书都能挣大钱,都可以有未来。
您肯定是赞同这样的观点,对吗?
其实啊,你越缺什么你还越在意什么,你说对吗?
三个人都点了点头。
我从小没有怎么上过学,于是我就特别渴望能够多学点儿知识,多看几眼书,于是我就各式各样找人,找那些比我有文化,有知识的老头儿聊天儿。
喜欢和他们在一起,于是还真被我成功的找到了。
因为我家庭条件也不好,是农村的留守儿童,然后一个人来到城市,也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就业,没有什么技术,也没有什么本领,自己还懒,于是我就找了收废品,这个行业。
在这个行业中我边学边干,边坐还边和老头一起去聊。
其实在我不上学的那些日子和直到今天,我一直没有停止对知识的积累,和文化的吸收。
也许人就是缺什么需要什么,我觉得这样我才有安全感。
不像是一些人读了大学之后,或者上完学之后,干脆就从此以后就告别书本了。
我反而是最反对这种人,这样做事情的人。
挣钱那是因为现在的中国,它的整体文化水平比较差,社会上没有文化沉淀文化积累。
但是我相信随着中国教育的不断改革,也总之随着读书人越来越多,他社会的整体的知识结构和文化层次会逐步提升。
你将来要面对的什么样文化层次的大众顾客?
你最少也是这样的人。
如果你一开始就放弃,达不到平均标准的话,你很快就会被社会脱节,就算你这次做的最好,也是已经达到了极限。
就像盖房子,如果有好水泥的话,你不一定能盖出好房子,但是如果没有好水泥的话,你一定盖不出好房子一样。
我大多数时候跟你们一样,感觉非常非常的迷茫,在这个社会中不断的寻找自己的位置。
我相信上帝造出每一个人来,肯定有他合适的位置。
只是大多数人没有找见,我庆幸的是,自己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且找到了找自己喜欢东西的方法。
我喜欢自己一个人在葡萄架下躺着摇椅,看着书,喝着茶。
一个人或者发呆或者想事情,当然身边如果有那个老头儿的话,情况会更好。
两个人可能会聊聊天儿,说说自己的想法,被老头敲几棍子。
那您说一说香港吧。您去过深圳肯定也听说过香港,也接触过香港的一些人吧。
我自己说一说,我对香港的理解啊。
其实在民国的时候,才有大上海小香港的说法,那时候十里洋场在世界上也是出了名的。
所以所有东西方文化都在上海聚集,后来抗战内战爆发,使得所有的资金,所有的文化开始向香港聚集。
使得香港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上的优势得天独厚。
而上海呢?而上海呢,错失了这个时代。
当然香港本身他也有些问题,本来一个小渔村,在见识到日不落帝国的强大和辉煌,而后又反过头来看一看,当时的清政府愚昧无知的样子,于是二洋鬼子的思想在这个片土地上逐渐蔓延,生根发芽延续开来。
在民国末年,随着一些内地人的涌入,使得内地文化和香港本土文化她生了剧烈的碰撞,产生了今天的效益。
但是这毕竟会是昔日辉煌,正如大英帝国一样。
那时候因为中国没有对外开放,所以香港城了大陆的窗口,成了这片土地上少有的窗口之一。
依附于这样的历史条件使得香港成了东方的明珠,可是随着改革的开放,随着各地陆续的开放,这一副这个这个优势将不复存在,最少他不是唯一的优势。
他没有作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作为一个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中国这样,能够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将所有的东西聚集一点,发挥出独特且优质的效应。
一点突破或者几点突破导致一个面全面崩溃。
无论在科学上技术上,文化上带来的集聚效应。
这是香港无法比拟的。
而且有一点长期的二洋鬼子思想,没有了唐宋时的雄心,没有了明清时的大气。
这样会使得一些人专注于做规则之类的事情。
或者是做好规则之类的事情,而不去想这个规则是否合理,不会挑战这个规则,从而之永远只会当庶民。
永远不会做开拓者,荒地的开拓者,而只会当跟随者,这样的人注定……。
看样子您对香港未来的发展没有抱什么太大的希望。
不是没有抱太大的希望,而是觉得那样的历史条件不会再有。
如果没有理清思路,不能把自己永远定格在世界之巅的话,注定就会被其他地域超越。
那您觉得地球会爆炸吗?眼镜男发出来问出来一个奇怪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