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情况下,双方之间达成了一个极为微妙的平衡。
新生的蜗螬刚好满足巨脉蜻蜓的狩猎所需,巨脉蜻蜓的数量始终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既不多也不少,相对合理的被控制在一定的数量之内。
反观水蜘蛛,雄性水蜘蛛依旧保持着稳健的生活态度,学会打洞的它越发熟能生巧,从始至终都没有将自己暴露在危险之中。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雌性水蜘蛛,明明是最为弱势的种族,却表现出一副不可一世的张狂,照理说这样作死的行为早就可以给加纳兄弟团打电话了。
然而。
得益于张默的特殊保护,雌性水蜘蛛这才幸运的每一次都能死里逃生,只可惜这样的偏袒并非永久,照这样下去,迟早药丸。
至于说张默为什么要保护雌性水蜘蛛?
国家都出台了保护孕妇的法律,张默又哪能使创造计划提前夭折,就算是难逃一死,至少也得给留下子嗣的机会吧!
海洋中除了蓝藻之外,新增了衣藻、颤藻、硅藻、水绵、小球藻,食谱的更新使蜗螬开心坏了,终于有改善伙食的机会了。
多种海藻的出现,使海藻大家庭的成员得以增加,但这种变化并非适合所有生物。
草履虫显然并不喜欢其他的海藻家族的其他成员,固执的它们只喜欢依附在蓝藻上。
而那些由张默创造出的其他单细胞生物,分裂速度总体呈指数上升的趋势,逐渐占据了这颗星球的每一个角落,由于特殊的生理机制,它们的存在使生物链及其生态环境得以改变。
堆积的粪便在酵母菌的作用下逐渐升温,一股令人作呕的气味扩散到空气中。
水体也不再是原先那般纯净,看似清澈透明的水体中,实则充满了各种可致病的细菌和病毒,以及各种生物的尿液和粪便。
诸如太阳虫、眼虫、变形虫等单细胞生物,它们也相继与其他生物开始接触,不适者在经过痛苦的折磨后相继死亡,适者也因此得到改变。
生物的进化史其实也是病毒的进化史,病毒与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一直是紧密相连的。病毒与生物宿主之间的持久斗争是生物演化的关键推动力,甚至于可以说,没有病毒,就不会有生物!
……
自然界以它独有的规律稳步运行着,张默的创造活动却并不能因此而停滞不前,时至今日,激励任务的完成情况却只有3/10,张默只能继续加班加点。
通过短时间的观察后,张默发现没有生物可以制约巨脉蜻蜓,为了给它增加一个生存难度,张默决定创造一只捕食巨脉蜻蜓的肉食生物。
DIY的创造方式显然并不适合这种情况,决定按图索骥的张默翻来进化图谱,在其中寻找巨脉蜻蜓的天敌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