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地主家的狗腿子 > 第二五九章京师乱战(中)

第二五九章京师乱战(中)

掌灯时分,第二届阉党大会于奉圣夫人府邸召开。

赴会成员分左右两排落座,与上朝之时颇有几分神似,不同的是排位顺序并非按照官职品级,而是按照辈分,是根据论资排辈落座的。

左边一排坐的都是魏公公的嫡系同属内廷,分别是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秉笔太监李永贞、乾清宫管事太监王朝辅、以及在内监帮魏公公代写文书的刘若愚等一众由内廷组成的嫡系。

干儿子第一排,干孙子第二排,曾孙辈的第三如此递增下去,橄榄孙之辈排不上名号的只能是重在参与了。

王体乾是魏公公的嫡系干儿子,因此坐在离魏公公最近的那个位置,而右边的庶出则是以顾秉谦大人为首,工部尚书姚思仁虽然是初来乍到却也是紧挨着顾秉谦大人,是魏公公的干孙子辈的,而且还是长孙。

姚尚书不是第一批入阉党的成员,却能一下子进步的如此之快,那是有原因的,当然,姚尚书没有顾秉谦大人那样的手段,让魏公公收了自己的儿子当干孙子,自己捞了个便宜干儿子的辈分。

姚尚书能在魏公公的众多子孙之中一下子脱颖而出,那是因为姚尚书比较孝顺长辈。

为了能搭上魏公公这班特快车,姚尚书先是拿出了这些年在任上捞的钱财,最后更是为了能在魏公公的众多子孙之中博得头彩,姚尚书豁出去借了天桥上放高利贷的银子。

黄天不负有心人,姚尚书的一片赤诚之心打动了魏公公爱财之心,魏公公吃饱喝足松了松裤腰带,高兴的拿出本子让姚尚书入了族谱,虽是庶出却也是长孙,顺便包办就业给了个工部尚书。

由于送礼下了血本,到工部就任的第一天姚尚书就打算一展拳脚放开手了干把本钱给捞回来。

此次修缮宫廷的钱款也正是由姚思仁闹出来的,美名其曰为皇帝陛下修缮宫殿,其实宫殿年底刚刚修缮过,最多也就是补补屋顶上的瓦片。

不过是巧立名目向户部要钱罢了,这笔修缮的工程款一下来魏公公先是孝敬头一份,而剩下的,姚尚书则要用来填补一个窟窿。

一个月前,姚尚书就任工部尚书,接手的第一大工程便是为皇帝大人修陵,急于回本的姚尚书开足了马力,加班加点的捞,终于捞出了事情。

急于回本的姚尚书万万没有想到,因为自己的领导模范作用,上行下效,工部官员们在他的光辉带领下,没几天就把修建皇陵的工程给整停工了。

部长大人捞钱不遗余力,做了光荣的榜样,底下的官员们自然也没有不捞的理由,个个争先抢当岗位小能手,姚大人贪墨材料费,工部官员就克扣民工的工钱和口粮钱。

短短一个月不到修陵用的工程款已经被吃了个干干净净,连民工的工钱都发不出,皇陵工程目前已经停工,这事被姚思仁暂时压住了。

魏忠贤拿出户部尚书呈给皇帝的那份折子:“都给咱家瞧瞧吧。”

大堂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魏忠贤手中的那本折子上面。

一番交头接耳后,工部尚书姚思仁率先发话:“干爷爷,户部存心是不给干爷爷您面子,熊廷弼提出的三方布置策,要在天津、登州、莱州设立巡抚,打造战船,屯兵于山海关,需要花费军饷百万,熊廷弼虽是经略,可谁不知道兵权在巡抚王化贞手里,这两人互不对付,王化贞怎么会听熊廷弼的,熊廷弼要那么多军饷干什么,干孙子就是觉得这事户部仗着有内阁撑腰存心跟干爷爷您过不去!”

顾秉谦早就一门心思想要入阁,魏公公却没怎么放在心上,跟里魏公公半年多,只将他从礼部副部长升为部长,想要更上一楼层的顾秉谦感觉机会来了便接下里话茬。

“干爹,儿子觉得姚尚书说得在理,这事明摆着,王化贞是叶向高的门生,叶向高怎么会不向着自己的门生,内阁是绝不会批了熊廷弼的这笔军饷,而巡抚扬州、苏州等地漕运的御史近日变会入京汇报,户部不是没银子,就是欺负咱们内阁没人,这才把事情捅到里内阁去,内阁里那班人跟赵南星、邹元标那伙人关系好着,儿子看那,这事十有八九是没下文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一步一音封州王梦回盛乾之帝王征程无敌万岁爷千秋岁,我在古代搞基建紫鸾记重生刘协,假死后,曹操天塌了水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