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吾国有秦 > 第87章 泛舟之役

第87章 泛舟之役

齐使田起乘舟自济水入大河出洛水逆流而上,带着齐王田儋的诏书来到了洛阳觐见大秦二世皇帝。

洛阳城外尽存着自宗周遗留下来的道路,通衢天下,四通八达。

西方有俗语,出自罗马典故的:“条条大路通罗马”,其实如果不是后世对于本国历史的少于普及,“条条大路通洛邑”才应该更为人所知。

秦人一统天下后大修驰道、直道,不过是在周人基建上修缮维护而已,是故,周道尽量取平直,列树以表道。

逸周书大聚有言:“辟开修道,五里有郊,十里有井,二十里有舍,远旅来至关,人易资,舍有委。”

意思就是凡是正规修建的道路,每隔一段距离,就会设有一定的服务设施,相隔二十里设有“舍”,是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地方,舍里准备相应的物资,可以为行人提供饮食住宿等。

除此之外,宗周在道路的建设上还有着明确地分级,最小的称为“径”,只能容牛马通行稍宽的称为“畛”,可容大车通行“畛”之上则是“涂”,可容乘车一轨再上为“道”,可容乘车二轨最大为“路”,可容乘车三轨。

一轨为八尺,相当于单向一车道,二轨则是双向二车道,而三轨就是双向四车道。

可以说,大一统思想的源头就是得益于周人这种连通四方的道路网络的修建。

车行周道,在秦骑郎的看护下,一辆齐式高车缓慢且有节奏地行驶着,两侧,甲胄鲜明的羽林军士卒分列在路旁,兵刃折射阳光,直刺的人睁不开眼。

秦廷以诸侯遣大夫小聘天子之礼来接见齐使,田起纵有不愿,却也无心反驳,就在他临出发前,张楚大军与齐军战于瑕丘,原本名不见经传的昌邑人彭越一战成名,以寡击众,斩首齐军十四万,若非陈涉多疑叫停了彭越的攻势,彭越打进狄县活捉田儋也是早晚的事,如此,容不得田起不急。

一百五十步外,田起一身迥别于秦人的服饰走下高车,齐人尚紫,服火金德,站在尚黑,服水德的秦人中间显得格格不入。

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

田起轻叹一口气,他正了正衣冠,随着谒者缓缓步行入城。

对于以何种礼仪招待田齐使节,在田起西来之时,洛阳庙堂就已经吵得天翻地覆。

以淳于越为首儒派坚定地以田齐谋逆为名,当行太庙祀典,而此言论遭到了御史大夫冯劫等人的强烈反对,既以决心援齐,又何必再辱齐一次?

两派因此争论不休,这正是秦胡亥想要看到的,若如之前法家按律令而行事,又怎么凸显令出于上的权威?

以昔者诸侯朝见天子之礼,这是秦胡亥的最终拍板决定,既然打算放养一条狗去东方撕咬,不给个名分怎么行?

按照周礼,诸侯朝见天子有三种形式:每年派大夫朝见天子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见天子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朝见天子为“朝”。

田起属于齐宗室,又居司寇之职,自当为卿,是故此次田起来洛阳,当是大聘。

懿德宫,贞明殿。

此殿名取自易系辞下:“日月之道,贞明者也。”正所谓,日月照临之道,以贞正得一而为明。

大秦二世皇帝秦胡亥着大裘冕,戴十二旒冕冠,玄衣纁裳,玄衣肩部织日、月、龙纹背部织星辰、山纹袖部织火、华虫、宗彝纹。纁裳织藻、粉米、黼、黻纹各二,十二纹章下中单、蔽膝均织织藻、粉米、黼、黻纹,另以黄、白、赤、玄、缥、绿六彩色饰大绶和小绶,玉钩、玉佩,金钩、玉环及赤色袜、舄等。

之所以穿的这么隆重,除了秦胡亥新鲜感外更多的还是为了震慑齐使,大秦天子远不是一地方诸侯能够比拟的,正所谓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湛露、彤弓乐中,随着谒者“趋!”声起,手持节杖的齐使田起在侍御史张苍的引领下进入了殿中。

秦庭之中,秦胡亥面南而坐,三公面向北以东,群臣面向西以北,一进来,田起就成了众人的焦点。

朝仪之礼后,秦胡亥看了看由中书谒者令景夫传递上来的国书,放下竹牍,温和地开口道:“齐王既已意决于寡人盟,乃两国之幸。”

“外臣齐司寇田起。”以左手压右手,举手加额,深鞠九十度,然后起身,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手放下,如此,连续三拜,大礼参觐后田起微躬着身子开口道:“失礼乞于陛前,恳请陛下发兵救齐于国殇困境。”

称陛下而不称秦王,足以见田起已将齐国摆在了附庸的地位上,此非田起所愿,但没办法,谁让战场上的齐军太不争气,屡战屡败,此时只要陈涉愿意,随时都可以打破狄县活捉田儋一干人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一步一音封州王梦回盛乾之帝王征程无敌万岁爷千秋岁,我在古代搞基建紫鸾记重生刘协,假死后,曹操天塌了水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