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门大比结束之后,陆静姝顶着七莲仙子的名头很是显眼了一阵,毕竟如她这般修为的女修连胜九场,并且接连打破众人的底线,屡出强招的弟子也算是独一份。
可偏偏就是这样的成绩,大比之后竟然没有真人收她为徒,甚至被她打败的剑修莫微言,得幸拜在剑霄峰峰主的门下。不少人私下议论不公,只觉得这真君的真传弟子名头应当属于陆静姝才对。
事后她自杜若口中知晓了个中缘由,若说心中不遗憾是不可能的,纵然自己付出多少努力,也无法打破他们固有的看法,又怎么能不失落呢?
可是自己不能强迫其他人的认同,修仙之路除了恩师指点,更多的还是自己的努力。她坚信自己日后所达到的高度,定会让今日看轻她的真人悔不当初。
回想起当日在看座上所见的画面,剑霄峰上那两位筑基弟子口中所提及的七莲仙子竟是自己!
如今缘由已经晓得,她不会埋怨剑霄峰峰主,更不会怨恨莫微言,一切不过机缘罢了。
纵然没有这一场莫大的机缘,又焉知自己不会直上青天呢?
此后,陆静姝进入符霖峰内门,心性愈发沉淀下来。
符霖峰内门的景色与外门差不多,只是灵气更加浓郁,且居住的洞府宽敞,除去起居室,还有一间炼丹室与灵兽室,庭院比外门的小院大了十倍,院中还栽了几棵桃树,看着有些年份。
杜若住在长辉真人的洞府内,两人离得不像从前那般近,陆静姝平日里闲得无事,便也学着她酿上一些灵酒埋在院中。
万里进了剑霄峰后一直很忙,鲜少来符霖峰看望杜若,倒是奇阵峰的王寅,像是送灵果上了瘾。时不时地送来一大堆灵果香料给杜若,杜若便带着他来到陆静姝的洞府,三人一起在桃树下酿酒,二人渐渐地与王寅熟悉起来。
王寅自外门大比后进了奇阵峰内门,每次来符霖峰总要与她探讨一番阵法,她同样乐此不疲。
在王寅的影响下,她从坊士内买了一把刻笔,学起了以灵气刻阵。
一晃八年过去,陆静姝已经二十四岁,练气圆满的修为,只是迟迟没有筑基。相识的杜若,王寅,万里等人三年前便接连筑基成功了。
许是她一直感受不到筑基的契机,便没有闭关修炼。
又是一年冬季,她挖出树下的灵酒,跃上屋顶对月独酌。
天空忽然飘起鹅毛般的雪花,陆静姝饮完一坛灵酒,热气窜上两颊,脑中忽然想起幼时与娘亲一起赏雪的情景。
娘亲围着炉火,与自己絮絮说着爹,说起他当日离开时天空便下着一场鹅毛大雪,临走前慈爱地抚摸着尚在腹中的自己。
爹,您在哪里?您可知道女儿也进了归元宗,修炼了让您拼命带回的《符阵》。
慵懒地靠在瓦片上,雪花一片一片落在陆静姝的脸上,冰凉凉的很是舒爽。
身体自动运转起《混元谱》,丹田内的灵力已然饱满,她借着灵酒入腹的灵力不断冲刷经脉,整个人不自觉地进入心神合一,经脉被灵力一遍遍蕴养。
若在往常,她早已经停下,可今日不知怎么了,体内便如一只饿虎般不知满足,灵酒的灵力尽数吸收之后,身体开始自发地吸收外界灵气。
大周天一次接着一次,陆静姝灵光一闪,立时服下一颗筑基丹,丹药在体内化开,大量的灵气源源不断地涌出,充斥着体内经脉。她急忙运转功法,将暴动的灵气安抚下来,片刻后开始试着压缩丹田内的灵力。
不知过了多久,体内灵气压缩出一滴灵液流入丹田,她心中大喜,继续全力压缩灵气,灵液先是一滴一滴极为缓慢,渐渐便下起了灵液雨,丹田的灵液迅速多了起来。
最后一丝灵气也转化成灵液的时候,丹田中的灵液才装了三层,陆静姝无奈,难怪乎五灵根筑基艰难,又接连服下两颗筑基丹。
浓郁的灵气霎时汹涌地进入体内,瞬间将经脉撞地鲜血直流。她咬紧牙关,一边安抚体内灵气,一边压缩灵液,不知过了多久,丹田内最后一滴灵液填满。
随后体内经脉再次扩张,识海不断放大,她松了口气,运转丹田内的灵力滋养经脉,伤痕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复原。
睁开双眼,挥去身上的黑色杂质,仔细感受体内灵力,更胜之前百倍,神识外放竟有万里之远。难怪世人都说唯有筑基之后,方能真正算得上踏入修仙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