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济安的府邸内,这几天一直弥漫着一股臭味,这让程处嗣和张大安很是难受,至于那些学生和士兵们到时没有说什么,因为他们也不敢说什么。
程处嗣当然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因为这家伙去年种土豆的时候,程咬金曾经去过翼国公府,回来之后跟他们讲过这件事情。
当然去年的土豆产量的确很不错,只不过程处嗣对于这些做法的正确性表示怀疑,鬼知道是那土豆品种的问题还是这种做法带来的好处。
当然,他这种怀疑,也只仅仅只是建立在他对这种臭味非常讨厌的基础上。
而张大安则是认真的听着张济安的解释,这人不仅有一个喜欢求学的心,而且对任何事物都抱着一种科学的态度,喜欢探究其背后的命运,换句话说,这人很有科学精神。
于是,张济安只好给他慢慢的解释,讲解植物的生长原理。当然,一时半会儿也讲不明白,张大安肯定也是听不明白的。
但是他觉得,既然张济安能够讲这么一大堆道理,似乎听起来还有点意思,那这其中肯定是有一定科学的东西的。
所以,他还是耐着性子听。
尽管这其中牵扯到的许多术语,张大安都是没有听过的,也都不明白,甚至偶尔还会插话问一下。
当然,更多的时候是讲到关键处他都来不及问,不是因为张济安讲的太快,还是新的股术语和观点又出来了,这样便吸引着他耐着性子听下去。
而旁边的程处嗣则是听得早就不耐烦了,在他看来,只要你把这院子里的臭味消除了,那就是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
而张大安依旧耐着性子听着,从学生放学开始,一直听到天很黑了,这才想起该吃晚饭了。
在吃饭这些事情上,大家一直都在遵循着张济安的作息规律,他没有说吃饭,谁也不敢催,因为秦用也知道,姑爷有时候会思考一些重要的问题,这个时候不能因为吃饭而打断他,因为那样会让姑爷很生气的。
对于这个好学的姑爷,他也没有什么办法,只有姑爷说什么时候吃饭,他们才开始准备,要不然就只能等着。
学习和思考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是不允许被打断的。有的东西,或许只是灵光一闪,一打断就没了。
尤其是自从来到大唐之后,他一直在专心的整理着自己所学过的所有东西,他必须得把这些东西记下来,如果不记下来,过段时间可能就忘了,甚至会永远想不起来,那才是最大的损失。
也是,从那时候他就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他不吃饭的时候,他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没有人会打断他。
打断了姑爷思考问题,后果还是比较严重的,这般,虽然平时看起来十分和善,但是一旦发起火来,那可是真的不好受。
直到晚饭端上来的时候,张大安还沉浸在思考当中,原来植物的生长,庄稼的生长,居然有这么多的道道。
再让他感觉不可思议的是,这些臭不可闻的排泄物,居然是种庄稼的宝贝。
人吃了种植的粮食,然后通过人体排泄,再变成肥料还给植物,然后又长成了粮食,再一次进入人的身体,开始新一轮的周而复始的循环。
听起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但是似乎却又包含着一些哲理。这一刻张大安突然想到了一些东西,比如天人合一,比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是啊,世间的事情的确如此,关于道法自然的问题,用在这里似乎更加合适。
人们依据于大地生产劳作,繁衍生息而大地依据上天寒暑交替,养育万物上天又依据于大道来运行变化,排列时序大道则依据自然习性而顺其自然。
这庄稼,粮食,与人体的这个循环,不就是暗合大道吗?
想到这里,张大安不由得拍手,把旁边的程处嗣看得一愣一愣的。
一个张济安,偶尔会发神经,可别再出来一个神经病啊,这要是两个人发起神经来,程处嗣绝觉的,自己可是受不了的。
看到这一幕,张济安倒是不以为然,他知道这家伙肯定是想通了什么。当然,他没想到张大安居然把用农家肥种粮食,和老子的哲学联系起来了。
等到张大安将自己的理解说出来之后,张济安惊讶了。
这位才是人才,居然还可以这样脑补!说实话,他以前也听人家讲道德经,讲的最多的自然也是这几句,但是他更多的时候认为,讲的人或许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肯定是拿来装逼的。
结果这家伙愣是把一个玄而又玄的哲学道理,用到了这个地方上,莫非他认为老子以前是种地的出身?
他记得似乎不是吧?老子似乎是大周朝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吧?怎么可能会整天琢磨种地的事情?
他对张大安的解释表示怀疑,但是又懒得反驳,主要是因为他觉得这家伙对于中国古代哲学的造诣,可能比他要高好几个层次,和这家伙辨这些东西,对方估计能把没理的说成有理的。
这相当于自己找虐!
于是他以赞赏的目光点了点头,然后故作高人风范,不再出声。
张大安一看这情景,就觉得自己又说对了,又说到点子上去了。
“既然如此,粪便为何要在土里面埋几个月,才能够做埋肥料?”
张大安还是有点疑惑。
张济安只好跟他解释这其中的问题,说到了细菌说到了微生物,说到了发酵和高温杀菌。
然而,神奇的人总会有神奇的想法,张大安就是一个神奇的人,他马上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
“既然这粪便需要高温,才能够将其中的虫子杀死,那这些粪便埋在土里,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有高温将那些虫子杀死?”
“是细菌,不是虫子。”
“差不多吧,都一样,反正是对人不好的东西。这事不重要,你先说需要多长时间,会不会耽误农时?”
“这个倒是不会怎么耽误的,一般来说,一个月就能够发酵个差不多吧,这玉米迟种一个月影响不大。”
“怎么会影响不大?一个月差距大了去了!虽然我不清楚你说的这个玉米的种植是什么样的,但是,但凡庄稼,都不能耽搁这么长时间吧?”
“那也急不过去啊!如果这粪肥还没有发酵好,对庄稼还是有害的如果不用这粪肥,只怕装甲又长不好,这是大唐仅有的两棒玉米,可不能出什么差错啊。”
“我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