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凌阳府府主夏长陵?”
听到这个名字,贺宁倒是不陌生,作为北齐那边最靠近淮县的地方,贺宁自然打听过那边的情况,包括府主夏长陵在内。
在北齐,他们的府差不多相当于大梁的郡,虽说有些差别,但是不大,都是地方的行政单位。
不过除了名字不同外,两者的其它差别倒是大了,因为北齐和大梁的朝政结构,地方机构以及立国根本也大不相同。
在大梁,实施的是中央集权制,首都金陵就是大梁的经济政治中心,金陵的朝廷也是大梁的权力核心所在。
虽然朝廷内部有着世族,巡捕房,军方和宗室几大势力,平时之间也有内斗拉扯,但是对于朝廷的核心地位还是一起维护的。
可以说一旦将金陵的那个小朝廷团灭了,整个大梁就会立马失去秩序,变得烽烟四起,乱作一团。
当然,这种事情几乎不可能发生。
而北齐的国家运行制度则和大梁完全不同,甚至是相反的。
在北齐,由于异族的入侵完全破坏了原本的社会结构与秩序,导致好长时间内整个北方大地一直处于动荡不安之中。
因此就算北齐太祖英明神武,短短十数载统一北地,创建齐朝,可是想在创造一个完整的社会运行秩序同样不容易。
并且当时北齐还要时场防备北方草原异族的入侵,岌岌可危,因此实施了和大梁中央集权不同的封建分封制。
在北齐,就算是一个奴隶或者乞丐,只要他能为国家或皇室立下功劳,那就能从皇帝手中取得一块封地,做为自己的领地。
这个领地小的比如一个镇,一个县城,大的有几个府,甚至一州之地。
在这种情况下,北齐虽然对地方的掌控没有大梁那么厉害,但是毫无疑问,有了这些同姓的宗室或者功臣为诸侯,做为藩屏,地方秩序很快就得到了建立,毕竟哪个封君也不希望自己的领地动乱不堪。
并且封君诸侯对皇室还有效忠义务,不仅要拿出领地内的一定赋税上交朝廷,还要协助朝廷大军作战。
因此虽然分封制看起来好似没有中央集权那么好,但是北齐自建立以来,不仅迅速的摆平了地方动乱,而且还能极大的调动地方资源。
在北方,大齐铁骑配合北地封君,联军出击,万马奔腾,赶的异族仓皇北窜,在南方,更是数次侵略大梁,一度令大梁到了亡国的边缘,可以说,北齐的分封制并没有那么不堪,需要因地制宜。
而夏长陵做为北齐凌阳府的府主,也可以说是凌阳府就是他的封地,夏家在凌阳府也已经统治好几代了。
虽然贺宁想了这么多,但也只是一瞬罢了,随即又看向了魏端九。
此时魏端九继续对着贺宁说道:“听闻凌阳府府主夏长陵此人十分喜欢一些珍奇异宝,并且还巨爱钱财,不似别的男人一样或贪财或贪色。
这位北齐的夏府主对于钱财可不是一般的需求,听说其府内的金子都堆成山了。”
说着这话,魏端九一副羡慕的样子,不过他也没忘了正事,他指了指那张纸对贺宁说道:“所以这张委任状很有可能就是王天寿从夏长陵那里买的!”
“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