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好香!也不知道是什么好吃的?”小丫头倒是不挑食闻了水煮鱼的香气就想吃。
“我们不吃,这河边小店能有什么好吃食?吃点点心就进镇吧。祖母一定给你买好吃的。”这位老太太说话就是没朋友,人家店铺才开张她就来找碴,这样很不好!
刘清清决定让她见见世面,好歹她也是熟用度娘菜谱的人好不。
时间不长,小伙计就送上来了六样点心,淋了酱汁的麻薯、水信饼、铜锣烧、鲷鱼烧、练切以及全是红豆馅的金锷。一水的日式点心,度娘当初真是帮了刘清清不少忙。现在用刘清清特制的盘子端上来一下子吸引了大厅里所有人的眼球。
在这个衣着、用品及礼节和唐朝很相近的时代,是不是点心也得唐风一些呢?
刘清清笑得跟个地主似的看着老太太:“老夫人,本店小生意,只能做这些个点心让您偿偿了,您要是满意给个赞……不是,给个笑脸多跟亲朋好友说说,给小店扬个名。”
倒是这老太太一时间愣在桌子旁半晌没吱声。小姑娘可能是饿了,也不管她祖母让不让先上手抓了一个点心塞进嘴里,边吃边点头:“你家厨子不错,让给我吧。我就爱吃这个。”
“小娘子要是喜欢一会儿就多赏些钱钞,顺便给小店扬个名声。”刘清清心想要不是今天有准备还不得被你祖母害死,哪有人家开业就上门捣乱的。
楼上何先生听说楼下来了有意思的客人特特扒着二楼的围栏往下看,没想到却见了几样好看的点心,顿时上心,不顾这里是第一天开业叫来伙计也要楼下那几样点心。
刘清清听后恨得牙痒,这些人都是谁找来踢馆的?
老太太见孙女吃了点心又想着人家的厨子有些不好意思,虽然身份富贵却也不仗势欺人,顿时手一挥:“赏!”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下人递给刘清清一袋子钱钞,刘清清也不客气顺手接过还当着人家的面掂了掂,弄得老太太有些脸红。那家的下人却撇了刘清清一眼。
开业果然大吉!亲朋好友招待了一堆,也招来了两家走货的客商入住。这两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急性子!他俩选在河边这里住下存货更有方便上船装货的想法。
镇长、何先生走的时候,新进的客人已安排住下,后面的货仓让他们很满意。
大厅散桌的祖孙二人还是点了水煮鱼,那祖母也尝了几口,因胃不好就没再吃辣,小孙女不怕辣吃得不亦乐乎。
刘清清陪着祁三郎送了客人回来正看到老太太回头找她。
“老夫人这餐用得可好?”刘清清赶紧上前。
“好,好好,就是想问问你这里可不可以定点心?”
“带走?”
“家里还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