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后来的带有自然生机的气息,就是蓝梦按照他脑海中那道功法自行修出来的了。然后蓝梦就离开了老者的小草庐,接下来,迷路了。他不得已,只能就地取材,做了个山寨版飞行器,带着老者仅剩下的一只兔子,从山上飞了下来······
回到现实,郭嘉还在劝说,让戏志才也尝尝蓝梦的手艺绝对忘不了云云。蓝梦突然开口说道:“志才兄,此时是光和几年了?”
“光和五年,行之你不知道吗?怎么了?”戏志才疑惑。
“我听说朝廷对西羌征战持续过久,而且现在外戚专政,宦官专权,加之土地兼并现象严重,老百姓日子不好过啊。
颍川世家林立,目前情况还算好,如果出现旱灾的话,形势怕是不那么乐观。”其实蓝梦也不知道具体哪一年黄巾起义,但是他知道原因,旱灾出现就意味着不远了,加上听到某些地区已经出现了黄巾影踪,鬼知道他们筹备了多久,就等一个时机爆发了。
“确实。”郭嘉停下不去嬉戏,附和道,“现在天下的形势就像一根绷紧的弦,一旦外界力量过大,有了推手,后果难以预料。”
“听说冀州、青州、兖州都有太平教众出现。”戏志才道。“他们帮助百姓治病,名望很高,实力可能正在积蓄。”
“行之说的旱灾难以预料,若是出现,以陛下、朝廷的作风、世家的习性,恐怕······”你一言,我一语,渐渐地竟然推测出即将发生的历史事件,蓝梦想到,古人智慧真是可怕。
不对啊,我现在也是古人了,让我也来插一脚吧,省的以后天灾和战火不断,搞得饭都没得吃,现在就已经得本人打野味补充饭票,以后还得了。管不了太多,也管一管身边吧。
看着蓝梦陷入沉思,郭嘉和戏志才默然不语,这个话题太过沉重,百姓似乎又要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了,而他们都是穷苦人家出身,感同身受。
戏志才,妥妥的土根,没看到门上那个破洞吗;郭嘉嘛,他家以前好像是个世家,现在嘛,说的好听是个寒门,说的不好听他就是个穷屌丝,他家只有他自己外加一个书童,要不是还有点土地作为资本,他根本就喝不起酒,根本就养不成嗜酒成瘾的毛病。
虽说郭嘉和颍川郭家有那么一点关系,但关系都不知道远到那个角落里了,下一代,可能田地没了,也就凉凉了,别不信,东汉末年土地兼并太严重。
汉光武帝利用世家光复汉室以来,世家权柄日益增大,当官就是举孝廉。怎么操作呢?都靠有名望的家族,望族以及士人举荐人才。
随着时间推移,天下士族以及由于士族推荐当官而出现的新士族、新世家接连出现,多如牛毛,而真的有能一代一代都保持着良好的品质与高尚的情操的士族吗?就算有,每个士族里面哪里没有蛀虫。
对于天下来说,他们很渺小,但对于百姓来说,他们是不能得罪的存在。
为什么?他们土地多,粮食多,一旦遇到荒年,百姓们就不得不献出自家土地换取粮食,最后以成为世家佃户而存活。
而人的利益是永远都得不到满足的,于是世家手段不断的过激,什么设局啊、强抢土地啊,在这个时候时有发生;还是由于利益,一旦百姓遇到荒年,没有粮食,没有土地,就只能靠救济。
但是好人心能有多少呢,大多数人在利益驱动下,不会为了百姓付出什么。至于朝廷呢?呵呵,汉灵帝数着自己的钱,宦官帮着捞钱,官员强征暴敛,世家也趁机不断鲸吞,他们之间的斗志几乎全放在了这里。
不得不说大汉的根基坏了,当站在其上的人,也就是朝廷不顶事的话,可能就该换人了。
这个时代的百姓的最淳朴的,没有那么多利益驱使,只是努力为了生存,为了温饱,甚至不被饿死就行。即使在困苦的条件下,只要能活下去,谁去造反?根本没这个意识。可想而知,把他们逼到全国黄巾起义,除去某些野心人的推波助澜,可以想象大汉得把百姓逼到了什么地步。
想到这里,心中下定了某个决定,蓝梦深深的看着郭嘉与戏志才,深深的行了一礼,“奉孝,志才兄,我需要你们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