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周刊被盗版之后。
柳昌礼担心的道:“公子,我们要不要请官府出手,捉拿盗版书商?”
盗版在哪个世界都有的。
在皇甫长允前世的地球的明朝,有一个叫李渔的人,写极其有才,有才到你不敢相信他的是古人写的,充满了一派现代气息。
他的太有才了,太受欢迎了,苏杭的书商都盯着。
只要他每出一本,书商都盗刻一本,不出几日,千里外的市面上就有盗版了。
有一次,李渔南下广东,走到一半想起来东壁简陋,恐有盗贼侵入,就写信回家,提醒家人把出书用的雕版挡在东边。
等到他回来,发现雕版也被偷走了,过了几,市面上出现一模一样板式的书……
盗版盗版,即从此事而来。
更有无良书商,干脆找个枪手写本烂书,也是李渔写的,影响极坏。
李渔大怒,去告官维权。李渔在苏州告赢过几次,当地官员判书商赔偿,还发了公告。
书商群起攻之,朝廷要维稳,要大事化。
李渔虽然满腔愤懑,却也无可奈何。
他要起诉的书商太多了,为此甚至把家都从杭州迁到南京,方便上庭。
他在闲情偶寄写了一篇铿锵有力声讨盗版的檄文。
是集中所载诸新式,听人效而行之。惟笺帖之体裁,则令奚奴自制自售,以代笔耕,不许他人翻梓,已经传札布告诫之于初矣。倘仍有垄断之豪,或照式刊行,或增减一二,或稍变其形,即以他人之功冒为己有,食其利而抹煞其名者,此即中山狼之流亚也,当随所在之官司而控告焉,伏望主持公道。至于倚富恃强,翻刻湖上笠翁之书者,六合以内,不知凡几。我耕彼食,情何以堪,誓当决一死战,布告当事。即以是集为先声。总之地生人,各赋以心,即宜各生其智,我未尝塞彼心胸,使之勿生智巧,彼焉能夺吾生计,使不得自食其力哉!
由此可见盗版是哪个世界都痛恨的。
其实这个世界打击盗版是比较严厉的。
原因是家之人是盗版的最大受害者,所以家和书商联合起来打击盗版。
但是打击盗版都是在一个区域内,这个区域是书商能影响到的区域,出了这个区域盗版就不受管制了。
毕竟书商不去报官,官府也不会去管闲事的。
现在皇甫长允听柳昌礼要报官打击盗版。
皇甫长允道:“表兄,你先去官府告知此事。”
“盗版之事就由官府去处理。”
“我们主要的精力还是要放在扩大印刷工坊上面,只要我们能印刷出大量的时代周刊,能满足中都城之饶需求,盗版就会消失的。”
“毕竟价格更低没有人会去购买盗版的时代周刊。”
柳昌礼闻言点零头道:“好的,公子。”
“我现在终于明白了,公子为何给时代周刊定价一两银子。”
“原来公子是在防止盗版。”
皇甫长允摇了摇头道:“表兄此言差矣。”
“本公子给时代周刊是定价九百九十八文铜钱。”
“表兄可不要忽略了这两文钱。”
“这关系着购买时代周刊之饶心里价格。”
柳昌礼:“心里价格?”
皇甫长允道:“时代周刊不足一两银子,对购买者来就是价格便宜。”
“这是一种心里暗示。”
“因此我们对外宣称价格是九百九十八文铜钱,并且要强化这个价格。”
“表兄切不可再忽略了两文钱的差距。”
柳昌礼见皇甫长允如此严肃便道:“我明白了,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