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租车上,她的脑海里全都是养父的身影,在她的记忆里,从小就是她和养父两个人相依为命的生活着,为了避免后妈可能会做不到善待她,她的养父竟然终生未娶。
所以尽管后来她长大懂事后,知道把自己含辛茹苦养大成人的并不是亲生父亲时,她并没有感到难过,因为有这样疼她的养父此生足以。反而对当初狠心抛弃自己的亲生父母没有一点的思念。
当她悲痛欲绝地赶到医院太平间,看到身体因为肿胀而扭曲变形的父亲遗体时,揪心地跪在地上哭了很久很久。
要不是这段期间一直护理她养父的那位护士把她扶出太平间,她也许会一直哭下去。这位护士除了原原本本转告了她养父的临终遗言,还告诉她,她的养父住院期间,每次醒来都是长时间用一种最期盼的眼神凝视着病房门口的,之前在交代完遗言后,仍然不甘心地盯着病房门口很久才很遗憾地离开了人世。
显然她养父在人生的最后日子里,是过得多么孤独和煎熬,想必他一定是度日如年,无时无刻都在盼望自己能够回来守在他身边,陪他一起走过人生最后的日子。
在处理完养父的后事,将养父的房子委托一个朋友照看后,她又去了国外,因为只有在国外她心才不会那么痛。也只有在国外她才能自欺欺人地骗自己,养父还活着,还在国内好好地活着,也只有这样她才每天活得不那么痛苦。
直到整整两年过去了,她才从失去养父的悲痛中走出来。这两年来,她只有拼命工作的时候,才能忘却痛苦。就算再晚回到家也是常常失眠,即使刚睡着又会梦到养父躺在病床睁着眼睛,伸出手努力召唤她的样子,每次她都会大声呼喊着养父从梦中惊醒。
没能在养父最需要她的时候守在他身边,让养父最后的日子过得开心和幸福始终是她心里的一根刺,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这根刺就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尖锐,总是能将她全身刺得体无完肤。
所以她才在两年后决定放弃国外的优越生活,再次回到了国内。来到了这家养父最后住过的疗养院,她想选择一个和养父年纪相仿的病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病人没有任何遗憾地离开这个世界,以此来弥补自己内心深处最大的遗憾,只有这样,她今后的人生才能恢复正常,否则她只会永远活在痛苦里。
今天是她正式在疗养院上班的第二天,而眼前的这位中年男子就是她善终服务的病人。这名病人名叫良剑英,身世也是极其凄惨。据说曾经也是国外名牌建筑学院毕业的高材生,还是二十多年前最年轻的知名建筑师之一。
这座举世闻名的跨海斜拉索大桥就是二十多年前由他主持设计的,可是没想到在大桥施工期间发生了一次严重的质量事故,导致数十名施工工人丧生。
最终查明事故原因是设计缺陷导致的这场悲剧。良剑英作为设计总负责自然是锒铛入狱,被判无期徒刑。原以为要在牢里度过余生了,没想到在半年前他被查出得了骨髓癌,除非有人愿意捐献骨髓给他,否则就只有等死了。
一个当年造成如此重大伤亡的罪犯,又怎么会得到社会人士地支持和帮助呢。况且骨髓移植的条件非常苛刻,不是随便有人捐献就能移植,最好是要有血缘关系的直系亲属,尤其是子女捐赠才能加大手术的成功率。
而他入狱时还没有结婚,根本没有孩子,至于他的其它亲人在他承认犯罪事实后,都与他彻底断绝了来往,也就是说,他除了等死,没有任何希望了。
而他自己心态非常平和,没有去求任何人,也没有责怪任何人,也做好了在监狱最终病死的结局。
只是让他出乎意料的是,在公安医院判定他最多还能活一个月时,有好心人出面为他办理了保外就医,并承担了巨额费用,把他送到了这家全国最好的紫荆花疗养院。
把他送到疗养院的那一天,倪娜也刚好来到了这家疗养院报道,在看了良剑英的资料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为他服务。
一来良剑英的海外学习背景和她相似,能有共同语言二来他的年龄和她养父几乎一样大,长得也有点像,让她莫名地觉得亲切。尽管他还是一个罪犯,但他毕竟也坐了二十多年牢了,也承担了应有的惩罚,何况现在还有最后一个月可以活了,倪娜也就自动忽略这个问题了。
今天是她第一天为良剑英服务,当她早上陪伴良剑英吃完早餐后,在良剑英地要求下,一起来到了紫荆大桥。既然要陪伴良剑英愉快地度过最后的日子,倪娜自然是尽可能满足病人的一切合理要求。
毕竟这座大桥曾经就是他设计的,还是他入狱很多年后才建成的,他想亲眼看看自己设计的作品完工后的样子也是无可厚非的。
所以倪娜陪着良剑英从疗养院慢慢走到了大桥上,来到大桥后,良剑英先是把大桥仔细查看了一遍,之后就一直就默默地站在栏杆前,远眺着远方的大海深处,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