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离开白水镇,行驶在乡间大路上,很快又来到下一个城镇。
东南一带有许多城镇毗邻,这里也不过是其中之一,名叫白纱镇。和隔壁白水镇不大一样,这里住民较少,建筑以各式小型工厂居多。
按前身记忆来看,这些厂子分工负责了从棉花变成衣物的整个过程,有些工厂专门剥离原棉,有些负责纺织,有些进行最后的布料处理。
按目前状况来看,这个世界所处的背景对应前世,就类似工业革命时期。但蒸汽设备尚未出现,所以还谈不上。
在这里,可以看到中世纪的袍式长衣或哥特式盔甲。当然,也有礼服高帽的乡绅贵族,衣着已经很接近现代。
城镇街道还保留着几百年前的模样,石壁青苔,木梁烟囱;也有新兴元素出现,比如镂空雕刻的黑铁街灯,或是简易机械装置。
综合以上信息,大概可以推断出这个世界所处的时间线,差不多就是前世的工业革命萌芽期。
从生产力强度上来讲,远远未达到顶峰,自然难以和维多利亚时期相匹。
而许多人依然保持古典装束,倒多了几分中世纪的厚重感。不过罗亚很喜欢这种感觉,很复古。
马车在街边停下,丹恩整好衣领,和罗亚一同走向熙攘的市集。
青砖铺就的广场,大清早就热闹起来了。商贩们推着四轮车来到靠近街道的摊位,贩售新鲜果蔬或手工面包。
这些是最方便的摊位,人们不用深入广场,街边即买即走,流量大,生意好。
来得晚的商贩只有往广场喷泉方向挤一挤,招呼的大多是老顾客,或者喜欢闲逛的中年妇女。
“朱莉,两个手工牛角包。”丹恩沿街走去,在一位少女面前停下,笑得很开心。
“早上好,丹恩先生!”少女朱莉满心欢喜。她穿着素色长裙,动作麻利,用木夹捏了两个大牛角包塞进纸袋,又咬着嘴唇塞了一瓶牛奶。
“谢谢。”丹恩凑上前去,递上五个铜币,轻声细语,“我买了晚上八点的券,歌剧院见。”
朱莉抿嘴笑笑,脸上泛起红晕。
两人一系列动作进行得很快,罗亚在一旁被虐得死去活来。
但毕竟要赶去工厂,丹恩不舍地离开,继续走着。他分了个牛角包给罗亚,牛奶也递上去,自己叼着面包走在前面。
罗亚本以为他是那种体面又稳重的绅士,可丹恩时而沉稳,时而轻俏,倒更让人有亲切感,不像油画里那些死气沉沉的地中海贵族。
以后有这样一个老板,似乎也挺不错的。
两人一路走着,罗亚忽然问:“丹恩先生,在哪可以查到教会的白名单呢?”
“比起新工作,你更关心这个么?”丹恩回头,玩笑般说道,“是因为那个女孩吧?”
罗亚保持沉默。
“她和你发色也不同,却十分亲密,基本可以判断你们没有血缘关系。那么就可能是恋人。”丹恩说。
他继续分析:“但你无家可归,又没有经济来源,怎么养得活她呢?而既然那么要好,为什么现在却不在身边?你把她抛弃了?不,你应该把她藏起来了。”
分析得到位,没有反驳余地。罗亚深吸一口气,站在原地。
丹恩也转身,微笑:“别紧张。我只是想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