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朝堂上是说不清楚的,只能说个大概,比如国家中何处有了旱情,又该有谁来管理这些。
具体的管理策略自然是说不明白。那要到了地方实施起来才能有效果,最主要的是,郝峰对小篆认识的不多,这竹简上的东西一时半会还真看不全。
朝会很快也就结束了。
在这之后,乐颂自然是回到右北平继续管理他的工坊生产。而他所享有的千户食邑,也就是右北平的两县之地。
代蓦则跟李左车一起到军中处理一些交接的事情。至于如何让士兵服从新将军的命令,这是李左车自己的事,郝峰不想多问,他只想等两天之后看结果。
在这之后就是眼下最主要的政务问题。
跟蒯彻一起到了偏殿,郝峰还让人找来了无所事事的铃秋。
“蒯爱卿,这国法律令一事暂且由本王仔细思索之后再做商定。今日我们先说另外一件事情。”
郝峰笑眯眯的看着蒯彻,随后又招来了铃秋:“去将你之前写下的故事拿来一份,今后就由你跟丞相互相学习这两种文字。”
“哦!”铃秋眨巴着一双大眼,缓缓的应过一声。
不一会,她就拿着一张写满了文字的布帛来。这东西是她平日里练习写简体字写下来的,现在刚好给蒯彻看。
“考虑道众多的百姓都不识字,本王便想办法将文字改进,更加的简单的了。人与其它生灵的区别在于人可以创造,有传承,而文字是记载这些的必要所在。
不仅仅是爱卿你,今后本王要在全国境内开设学堂,让所有的子民都可以学习文字,所要传授的也是这种简单便于刻画的字体。”说着话,郝峰就将那布帛展开,放在了两人之间的几案上。
文明最重要的载体就是文字,再聪明的人也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会,都需要学习,想要学习就离不开文字。
蒯彻仔细的看了看铃秋写下的一个个字,心中大是惊叹:“这种文字看起来简单明了,不似先前任何一种文字的繁琐,的确更加的容易铭记。此字体真的是大王所创?”
虽然看不懂这些文字的意思,可是蒯彻还是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满脸惊讶的看着郝峰。
不等郝峰说话,一旁的铃秋就兴奋的说道:“那还能有假,除了大王,谁还能有这般的才能。”
话落,得意的撅起了嘴。
“说的对,说的对,真的是老糊涂了,我竟然问这等问题!”蒯彻懊恼不已。
“这么说,爱卿是认为可行了?”郝峰可不想跟他们说什么鬼神之事,既然蒯彻也喜欢这种文字,那就好办了不是。
一番惊讶之后,蒯彻越发觉得不可思议,思来想去,好一会才说道:“大王不愧是昭王庇佑之人,微臣本想在私下跟大王提及创办学府之事,不想,大王竟然早有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