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应该去为工坊选址的进程不得不因为称王的事情搁置。
第二天,众人又以国都跟法令什么的开始争论。说是争论,其实也就郝峰、乐颂跟禽华三个人的事情。
现在根本没有其他的人,这也让郝峰意识到,召集更多的能人异士,已经是一件很着急的事情了。
之前乐颂怎么想的郝峰不知道。可是现在自己既然当上了王位,那燕地的法令等事情就必须制定。
必须要加强中央集权才行。可这种事情也不能操之过急,很多事情都必须一件一件的来。
至于手下人的职务嘛,因为人实在太少了,所以暂时没有制定准确的制度。
不过这国都一事却被郝峰直接定了下来。那就是广阳郡的郡城,蓟城乃是后世的北京。
同样的也是燕国的故都,蓟城依山傍水,地势高与四周,可谓是易守难攻。出于种种原因,郝峰也就将国都定在了蓟城。
不过,国都的事情眼下并不是郝峰最关心的,也就交给了禽华跟代蓦去处理此事。
也就是将蓟城的一些东西该加固的加固,该清理的清理,需要管制的百姓再管制一下。
毕竟如今的燕国刚刚复兴,要是说重新建立都城,还是有些不可能的,毕竟如今的国力不允许再大肆的兴建土木。
将如今现有的蓟城加以改造,暂且先定都在那是最好的选择。
复兴燕国,既然是新王上任,对百姓的安抚也不能少。之前已经有了减免一半税收的政令下达。
可仅仅凭借这些还是不够,最主要的是将如今的苛严法证改了。
也因为没有过多的时间去负责这些,所以,郝峰直接将刘邦还没有说出来的约法三章给搬了出来。
废除先前的一切法令,只留“杀人者抵命,偷盗及伤人者抵罪。”这简单的三章。
至于具体的罪责,这件事情根据情节的严重与否,以及涉及财务多少的情况,郝峰将制定的事情交给了乐颂。
这也是当下没有办法的办法。一切都要慢慢的改变,只能先将手下有的人利用起来。
至于郝峰本人,还是带着那三万新征的青壮前往右北平。
在右北平一处山峦起伏的祁峰地界,有一座规模不大的兵器工坊。虽然规模还容纳不下三万人同时在这里做工。
可重要的是,此处的地形符合郝峰想要的标准。
至于建造工坊的监督者,这一任务落在了一名叫做公输荀的中年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