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秦末之我为帝王 > 第二十七章 揭榜的老者

第二十七章 揭榜的老者

时至下午,郝峰闲来无事便又教起了铃秋写字。

虽然剑术练习的的确差强人意,可是这写字上面,铃秋还真是有着一定的天赋。

学的很快,到如今最最常用的一些字基本上都能够掌握,这一点倒是让郝峰很是惊讶。

毕竟小丫头也是第一次学习写字,而且这年头用的是毛笔,写起来没有那么的顺手。

“大王,禽大夫回来了。”侍从不知道何时出现在身后的门口,恭敬的拱手道。

禽华没有准确的官职,所以以大夫暂居。

听到侍从的话,郝峰将手中的最后两笔写完:“你先自己练习这些字,上面有标注的拼音,实在不懂的等晚上我再教你吧。”

说罢,起身走了出去。

走到禽华等候着的殿堂,郝峰一步步的跨上台阶。

当他的身影出现在门前的时候,原本在殿堂里转悠的禽华赶忙跑了过来:“参见大王。”

“不用多礼。”郝峰定眼看了下禽华,“随本王坐下说吧。”

待二人都入座之后,郝峰这才问道:“此去有何收获?这赵王是什么态度。”

“赵王起初是想要攻打我燕国,可经过微臣的说服之后,赵王便不打算进攻了。而且还设宴摆酒,款待了微臣。”禽华说的兴起,跟本没有丝毫的纰漏:“此去,非但赵国的臣子对微臣毕恭毕敬,就连赵王也在最后对微臣很是尊敬。”

说道最后,还是一拱手,朗声道:“当然,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大王,微臣是代表大王去的赵国,他们这是尊敬大王。”

这话听的郝峰一怔一怔的,古代的君王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这么不顾及脸面了?

而且这武臣应该不是这样的人,史书上可是说,这家伙明知道燕地防备的严密,却还是不顾张耳跟陈馀的劝阻,自己一个人跑到了燕地,结果还被抓了。

想了想,郝峰只能轻声问道:“你是如何说服赵王的?”

“臣初见赵王之时,赵王因大将韩广被杀一事怀恨在心,所以势必要发兵攻打燕地。

臣劝说赵王,昔日燕地无主,如果想要攻占的确不难。如今燕地已经有了燕王,韩广将军既然兵败,可见大王在燕地的威望。

此时如果攻打燕地,燕地百姓肯定会齐心协力抵抗,赵军恐怕寸进不得,况且当今天下乃是秦皇的天下,秦一日不灭,其余各国的义军势力终究不能算作真的复国。”

禽华一句句的说着,时不时的还用手比划那么两下:“就这样,再加上赵王手下的丞相跟将军相劝,微臣也就成功的说服了赵王。

赵王不但设宴摆酒款待了微臣,还说要派人来燕国,跟大王商议结盟之事,绝对不会再进犯我燕国。”

如果加上张耳跟陈馀的劝说,武臣收心也不是不可能。这话完全的说下来,倒也可信。

只是郝峰的心中还是感觉不怎么踏实。

“嗯,如此说来,赵王的手下也有两个识时务者。但愿这赵王不会出尔反尔。”抬头叹了口气,郝峰露出了一个外人看不明白的笑:“好了,爱卿此去也是辛劳,就早点回府歇着吧。”

“谢大王。”禽华弓着身子起身,“微臣告退。”

等到禽华离开之后,郝峰在一张临时绘制的地图前细细思索。

好半晌之后,郝峰这才吩咐道:“去将代蓦将军招来见本王。”

“诺——”

清冷的宫殿中,郝峰辗转反侧。

窗外的一轮红日西陲,斜射进来的阳光,将郝峰那思索的身影刻在灰红的墙壁上。

“这里面一定有古怪才对。即便武臣不想再进攻,也犯不上对禽华多么恭敬才是。就算是代表我这燕王,难道同为王的赵王,就非得低人一等嘛!”郝峰一边走,一边自语。

下一刻,一个人影出现在殿堂的门口。

笔直的身板,迈开比常人大一些的步伐,踏上阶梯,一步步的走进殿堂,“末将参见大王。”

代蓦一身兵甲,腰间甚至还佩戴着剑,看样子是刚从训练场赶过来。

“免礼吧。”郝峰将目光从那地图上移开,看向了代蓦:“禽华回来说,赵王已经不打算进攻我燕地了。将军可又什么新的消息。”

“是有一些消息,末将也是得知不久,还不曾来得及跟大王汇报。两日前,赵军就开始撤军了。”代蓦还是跟之前一样,没有过多的言语。

“这么说,赵王是真的不打算进攻了。”郝峰有些惊讶,可也想不出这其中还有什么猫腻。

禽华跟探子都说武臣要退兵,两者加起来,这已经由不得郝峰不相信。这里面似乎没有什么问题。

“既然禽大夫也说赵王要退兵,那应该就是真的了。”代蓦随口附和了一句。

既然如此,也就不用再担心赵王会进犯的事情了。

轻轻松了口气,郝峰又接着问道:“眼下兵卒们的训练怎样了。”

“将士们的进展很大,基本都强过之前很多。论战斗力,比之前提升了一倍多,要他们打以前的自己,该是一个打两个也行。”

这话郝峰其实是半信半疑的。毕竟训练才一个月,可郝峰也相对相信。一个月可以锻炼的东西也很多,特别是如今的一对一训练,这是提升战斗技巧最直接的方式。

军中每十天还会有一次比试,赢了的将士们可以吃到更多的肉,可以有好的兵器,有兵甲。还有赏钱可以寄给家里。

在种种制度下,将士们的进度也就很快。不少人在这之前缺少勇武,如今却有了一颗不再畏惧的心。

“没其他事了,你接着回去训练吧。”郝峰对代蓦轻声吩咐。

等到代蓦离去,郝峰也准备离开之际,一个卫兵走进来拱手禀报道:“启禀大王,有人揭了招贤榜。是一位老者,还说有重要的事情跟大王说。”

“让他进来。”

“诺。”

时间不大,一个发须花白的老者就被带到了郝峰的面前:“参见大王。”

“免礼。”郝峰将人上下打量了一番,这家伙简直就是个老乞丐,“你既然揭了招贤榜,自然知道榜上的内容,当有治国之才才对。你就先说说这治国之道吧。”

“这治国之道重在治民。”那老者捋着这里的胡须,一副大智慧的模样,“无论是征收兵役,还是税收,这都是从百姓中征收。所以,民富则国强。”

民富则国强,这种说法在当下竟然还有人认可,竟然有人说了出来。

郝峰不由的在心中来了兴趣,这老者也许真的有两把刷子。

“那该如何使民富,从而达到国家的富强呢?”淡淡的看了眼老者,郝峰问道:“如今的燕国地界,如何才能做到你说的那些,民富则国强。”

“如今的燕国,老朽以为最大的麻烦是不安定。”

“先生这话什么意思?本王上位以来,减少税收,废除秦皇定下的苛严法令,如今的燕地没有外敌侵扰,何来先生说的不安定?”

现在的燕国可谓是整个华夏最安定的地方了吧。最起码眼下下达的新政令可以很好的实施。

只不过在土地等等一些改革上还没有开始,毕竟郝峰知道,眼下重要的是培养出属于自己的大军。

在没有稳定权利的大军之前,自己的动作还是不要太夸张的好。

可这老者却是严肃的一句,“非也,大王的燕国看似安定,实则有隐患之处。”

“那,隐患何在?”郝峰盯着老者问。

“听闻大王派人跟赵王交涉,已经说服赵王退兵。可有此事?”老者说这话的时候很是自信,脸上甚至有一些得意的神情了。

郝峰真的很想知道,这老头到底是什么来历,怎么就知道自己派禽华是跟赵王谈和,而且赵王还答应了退兵的。

可想了想,郝峰终究是换了个问题:“你的消息倒是灵通。既然你也知道本王的使者已经说服了赵王,那应该明白,眼下的燕国没有危险才对。这怎么就不安了呢?”

“非也。”老者又是气定神闲的一句,“赵王之所以被说服,不是因为赵王惧怕大王。反倒是大王中了赵王的诡计,赵王之所以如此做,完全是为了迷惑大王,等大王掉以轻心之时,再行出兵。如果老朽说的不错,此时赵王已经整军备马,不日就有可能出兵燕地。”

“这……”郝峰瞬间觉得有些懵,“先生之言是有些道理,可是本王的使者跟细作都说,赵王已经退兵。细作还亲眼看见赵国的两万大军退出了边境郊城。况且,赵王也是在这天下初定,如此做,就不怕天下义军耻笑,不再信任他赵王吗?”

“大王切莫相信赵王真的会退兵。所为成王败寇,赵王即便失信,可如果征服了燕地,届时天下群雄又会说什么呢?”

老者说到这,又是有模有样的一拱手:“况且,假以时日赵国巩固了根基,势力变的强大起来,天下义军又能说什么呢?”

“可本王的细作,已经查明赵军的确是退出了边境郊城,也没见他们再掉头回来。”

“大王,兵不厌诈,眼见不一定为真啊。”

这一句兵不厌诈让郝峰一愣,“你还懂兵法?”

“兵不厌诈乃兵家常常挂在嘴边的话,老朽并不懂治兵之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封州王千秋岁,我在古代搞基建梦回盛乾之帝王征程重生刘协,假死后,曹操天塌了一步一音水源王无敌万岁爷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紫鸾记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