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全译四书
图书在版编目数据
注音全译四书窦秀艳注音;王晓玮译文北京新华出版社,20173
sn9787516631874
注窦王儒家四书译文22212
中国版本图书馆数据核字2017第072447号
注音全译四书
注音窦秀艳
译文王晓玮
选题策划徐文贤
责任编辑徐文贤
封面设计臻美书装
出版发行新华出版社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
邮编100040
1
经销新华书店、新华出版社天猫旗舰店、京东旗舰店及各大店
印刷北京明恒达印务有限公司
成品尺寸170240116
印张275
字数400千字
版次2017年4月第一版
印次2017年4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sn9787516631874
定价6000元
作者介绍
窦秀艳,博士,现为青岛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古典文献学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古典文献学、汉语史、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
王晓玮,青岛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与修辞。从事汉语教学工作多年,曾在韩国世翰大学孔子学院任教两年,现任职于外研社国际汉语出版中心。
内容简介
四书五经,是重要的儒家经典著作。西汉之后学五经,南宋之后学四书。南宋时,作为儒学集大成者的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在一起进行注解,称其为四书。四书成为自南宋至清末百年来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目。
大学和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两篇。
大学的作者据传为曾子及其弟子。曾子,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与其父曾点共同师从孔子。大学提出了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三纲领,另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这三纲领和八条目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核心伦理道德。
中庸的作者据传为子思。子思是孔子的嫡孙、孔子之子孔鲤的儿子。子思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子思师从曾子。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子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子,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中庸是一部关于儒家人性修养的重要论著。
论语的作者据传为孔子的弟子们,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孟子的作者据传为孟子及其弟子,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言行。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一书不仅是重要的儒家经典,也是极富特色的古代散文专集,对韩愈、柳宗元、苏轼等人的古文写作有很大的影响。
因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成书距今久远,已历两千多年,其中言语及用字用词多不同于今时今日,其中生僻字、多音字、多义字繁多,古人之修辞方式、语言习惯、语法结构也与今世不同,为方便广大读者诵读经典、了解经典,我社特邀青岛院教授窦秀艳老师为其注音,外研社王晓玮老师为其译文。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本中节选的论语选段和孟子选段,以及中考和高考中常用的选段,多达几十处甚至上百处;取自于这四部经典中的名句和成语也是数量庞大;古人更是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四书中诸多名句及其思想,已经融入中国人的思维观念,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和习惯。
注音说明
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自先秦两汉以来,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汉语言文字和语音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对这种变化,我们在经典释义和注音中,必须给予特别的重视。为便于读者阅读本书,我们对本书在注音中出现的一些与现在读音不同的现象作出以下说明
一、关于假借字的注音
假借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的假借,也就是说本来没有这个字,借一个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以完成语言交际任务。因此有一字多借,如齐被借作斋跻齑剂纃等;辟被借作避b譬p僻p嬖b擘b等。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借用现象是一对一的关系,如说s被借为悦、知被借为智、见n被借为现n、弟被借为悌、没被借为殁,等等。前者为借字,后者为本字,经典中一般只出现借字,本字不出现,而在经典诵读学习时要破读为本字之音,因此我们为借字注音时,皆注本字音,即后者之音。一种是语言中本有其字,古人在书写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把这个字写成了音同、音近的一个错别字,如无被写作亡、欤被写作与、穆被写作缪、汝被写作女、馈被写作归、伸被写作信、嫡被写作适、叛被写作畔等,在为这类字注音时,与前一种情况相同,皆注为语言中本有字的读音,即注亡与缪女r归信sn适畔pn没之音。
二、关于变音构词字的注音
所谓变音构词,主要是指通过改变一个汉字音节的声调或声母、韵母的方法,构造新词,从而扩大词语的交际功能。清代的学者们大多数认为这种现象是汉代以后的经师或韵书作者强生分别,周秦盖无是例,不合于古音,在阅读经典时,不应变调以区分之。现代学者认为这种异读现象,是汉语双音节构词产生之前常见的构词方式,变调是汉语构词现象,因此在经典诵读、注音时应加以区别。基于此,本书重视对这些变调词的区别注音,如妻,男子的配偶,名词;,嫁给、娶为配偶,动词。语,语言名词,谈话、说话动词;,告诉,动词。雨,雨水,名词;,降雨,动词。衣,上衣,名词;,穿衣服,动词。夫,成年男子的通称,名词;,代词、语气词。教,把知识或技能传授给人,动词;,教育、教导,动词。处,居住、处在,动词;,处所、地方,名词。予,第一人称代词;,给予,动词。丧sn,丧事,名词;sn,丧失、失去,动词。臭,气味,名词,闻,动词;,恶臭,与香相对,名词。乘n,驾驭、登上,动词;sn,兵车,一车四马为一乘,量词。便bn,便利、方便,动词;pn,便宜、安适,形容词。这类字还有恶好间乐省中亟宁畜期曾契等,不一一枚举。
三、关于人名、地名字词的注音
1地名。现代汉语的声母,在上古时代读为重唇音,因此春秋鲁国的费邑之费,读为b。论语中关于费邑之费,出现四次,陆德明皆注悲位反音b,如先进篇子路使子羔为费宰,陆德明音义费宰,悲位反;季氏篇夫颛臾,固而近于费,陆德明音义于费,悲位反,注同;阳货篇公山弗扰以费畔,陆德明音义以费,悲位反;而于雍也篇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陆德明音义音秘,邑名,据广韵秘,兵媚切,亦为b音。
2人名。皋陶之陶,读,不读,论语泰伯篇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注孔曰禹稷契皋陶伯益,陆德明音义皋陶,音遥。论语颜渊篇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陆德明音义皋陶,音遥。究其原因,现代汉语零声母字有一部分在上古读声母字。又,南宫适之适,读,不读s;墨翟之翟,读,不读。
四、关于一不的注音
一不在四书中出现较多,此两字在实际诵读过程中与其他音节连接时,会发生一种有规律的变调现象,这种变调不影响它们的词义和语用,因此我们在注音时仍然标其本调,即一注为、不注为b。
窦秀艳
2017年3月
目录
大学
第一章2
第二章3
第三章3
第四章4
第五章6
第六章6
第七章7
第八章7
第九章8
第十章9
第十一章11
中庸
第一章16
第二章16
第三章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