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后突厥汗国走完了崛起之路,正式迎来了艳阳正午。
从上述大事排序可见,后突厥汗国的崛起,利用了一个极佳的时间窗口。
同时,唐朝西南方向的吐蕃王朝,也在禄东赞、论钦陵父子的领导下勃兴。唐军在对蕃作战中,又先后经历了,大非川670年、承凤岭678年、识迦河689年的惨败。
安西四镇也在咸亨元年670年至长寿元年692年二十二年间,六度易手。
再加上,位于西域的西突厥部落时有叛乱,东北方契丹、悉、室韦也跟着折腾。
四线作战的唐朝,内忧外患中,对后突厥有心无力,使其顺利做大。
三、后突厥汗国的艳阳正午
默啜的即位,标志着后突厥汗国艳阳岁月的到来。
面对拥兵40余万后突厥,武则天一度采用绥靖政策加以安抚,先后册封默啜可汗为左卫大将军、归国公、颉跌利施大单于、立功报国可汗。
并于697年万岁通天二年,应默啜的请求,将丰、胜、灵、夏、朔、代六州的数千帐户突厥降户送还,并给谷种4万斛、杂彩5万段、农具3千件、铁4万斤。
得到了这些人员和物资,后突厥汗国的国力愈发强盛,向东攻克契丹新城,掠去全部人口和财资,契丹、奚、霫等部落均向其臣服。
698年六月,武则天派其侄孙淮阳王武延秀武承嗣之子,前往突厥迎娶默啜之女为妃。
结果,默啜可汗火了,对武延秀说:“滚犊子!我女儿要嫁李家皇帝,来个武氏孩子干毛?你以为你是哪根葱?!”
资治通鉴:八月,延秀至黑沙内蒙古呼和浩特,默啜谓唐使曰:“我欲以女嫁李氏,何用武氏儿耶?此岂天子之子乎?我突厥世受李氏恩,闻李氏尽灭,唯两儿在,我今将兵辅立之。”
随即,默啜以“世受唐恩”为由,高举“奉唐伐周”的大旗,兴兵10余万,攻袭静难、平狄、清夷津蓟县、山西代县、河北怀来东等军,犯妫、檀北京密云等州,又取飞狐道河北涞源入河北,陷定州,围赵州河北赵县。
武则天命狄仁杰率军10万讨伐,默啜坑杀所掠赵、定等州男女万余人,从五回道河北省易县西退军北还。
突厥撤退途中,掠杀百姓,抢劫财资,不计其数,狄仁杰追之不及。
703年长安三年六月,默啜可汗再次提出,要把女儿嫁给皇太子之子李显之子为妻。
由于双方已了建立“和亲”关系,默啜为彰显诚意,将扣压6年的武延秀放还。
但706年神龙二年,后突厥军队再犯鸣沙县宁夏青铜峡丰安故城,败朔方军大总管沙吒忠义,掠原州宁夏固原、会州甘肃靖远等地,夺走陇右牧马一万多匹。
鸣沙之败,让唐朝对突厥的绥靖政策彻底破灭,中宗李显“下制绝其请婚,仍购募能斩获默啜者封国王,授诸卫大将军,赏物二千段”,并以张仁愿接任朔方道大总管。
张仁愿开始主政朔方,及其攻击性防御体系的构建,标志着双方战略态势逆转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