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命令一发出,很快,公孙衍就带领着十多万大军开始朝江州府开始行动,可就在他走到一半的时候,从武阳府传来的消息却让这位千牛卫大将军惊呆了。
武阳府已经陷落,曾经统治武阳府的张士诚被吴起处死。
武阳府本来实力还不错,毕竟作为靠海的南方领地,看着海上贸易,这里的经济和农业在大唐境内,已经算是排名前几的存在了。
可在战乱爆发之后,海上贸易基本被断,而农业,在吴起第一次攻击的时候,也受到了很大的破坏。
可张士诚毕竟是武阳府的盐商出身,所以在这一点上,他对于武阳府的情况特别了解,加上其统治武阳府后,并没有太过于横征暴敛,反而废除了不少的苛捐杂税,所以得到了武阳府平民的认可。
可张士诚在占领了武阳府之后,就已经表现得极其满足了,这位盐商终究没有李世民那样大的野心,在他眼中,只要能够割据武阳府独立,那已经足够了。
所以,在得到武阳府之后,张士诚就开始不思进取。
而当窦建德派遣吴起攻略武阳府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张士诚还是很受那些平民和世家认同的,所以在攻略武阳府的时候,吴起占领得很艰难,往往刚占领的城墙,在大部队离开之后又会发生暴动,这样的情况,使得吴起的攻略之路异常艰难。
后面因为匈奴人的南下,更是让其辛劳消失殆尽。
遭到了这样的打击,张士诚手下的那些幕僚们以为他能够振作起来,再度带领着他们走上更强的道路。
但事实告诉他们,张士诚完全没有这样的想法。
经历了一次生死灾难后,张士诚变得更加醉生梦死,完全没有要争霸天下的野心。
这样的君主,自然让下面的那些幕僚们失望了,于是,在这一次吴起进入武阳府后,最先开始动手的,就是那些已经对张士诚失望的世家和幕僚。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张士诚无法给他们提供相应的东西后,他们自然而然也就抛弃了张士诚。
于是,以平原君赵胜为主的那些世家大族直接将张士诚绑了起来,然后开城投降。
而整个武阳府,自然也就不战而下了。
吴起看到这些世家子弟投降,自然十分高兴,于是,他一面安抚那些投降的官员,一面也安插临安府的官员进驻武阳府各地。
而最为重要的张士诚,却被他直接处死了。
吴起不是没有想着留下这个落寞的军阀,可是一想到其在武阳府的威望,将这样的人留下来,实在是太冒险了。
而且这家伙要是万一逃到了李世民那边,这武阳府岂不是成为了会无限消耗他们的无底洞?
于是,吴起狠下心来,连窦建德都没有汇报,直接就当场处死了张士诚。
然后领兵往江州府边境进发。
吴起自然是知道公孙衍南下的消息的,他自己甚至都已经做好了在武阳府公孙衍中途加入战场的准备,可平原君赵胜等人的投降却让他顺利接管了武阳府,从而让自己的处境一下子转危为安。
不过,武阳府毕竟是刚刚占领,就算是吴起,此刻也不敢轻易离开这里。
尤其是张士诚死后,整个武阳府的情况对他是有些不利的,加上之前降而复叛的经历,让吴起对于武阳府很没有安全感。
但是,他又不能从自己的武卒之中抽调兵力来驻守各地,那样会大幅度削减自己的兵力,从而在和公孙衍的决战中,很可能会处于下风。
作为兵家的著名人物,吴起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于是,他写信给窦建德,请求他派遣一些普通的士兵来维持武阳府的治安等。
这样一来,有了自己人之后,吴起的后方一稳固,他就可以选择时机进入江州府,从而和公孙衍决战了。
整个武阳府的情况在按照吴起的安排,一步一步地好的方向走,可是这对于刚刚到达江州府的公孙衍来说,可就如同晴天霹雳了。
公孙衍知道吴起的能力,也知道那些武卒的强大,因此,哪怕吴起手中的兵力只有八万,可他丝毫不认为目前的自己能够战胜对方。
在公孙衍原本的计划中,他可以借助着张士诚的存在,在武阳府尽可能长得拖延时间,从而给广安府和江州府训练新兵提供时间。
可谁能够料到武阳府居然被吴起轻松拿下,这直接打乱了公孙衍的计划,也打乱了大唐的计划。
吴起一旦北上,在击败了公孙衍后,大唐中央可就没有多少兵力能够调动了,所以说,在收到公孙衍求救信的时候,大唐皇帝李世民在想方设法给他调集新的兵力。
但他所统治的地方就那么大的一点,又能够抽调多少兵力呢?
可之后,当吴起驻扎在武阳府不动的时候,李世民这边的行动也就慢下来了。
一旦北上,就意味着和李世民势力的全面战争爆发。
吴起和窦建德都明白,现在的大唐皇帝李世民,实力是远超他们的,这位新上位的大唐皇帝兵力远比他们多。
就算吴起自己的武卒强大,可也不是无敌的超人啊,这些武卒也会死的。
一旦对上大唐的核心精锐,吴起知道自己必败无疑。
这无关于士兵素质,也无关将领水平,纯粹是因为双方的国力对比。
占据了四府之地的李世民,能够出动的兵力是他们的好几倍,因此,两者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
所以如果贸然北上的话,很可能会把李世民的太原府大军也吸引过来,这对于吴起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他并没有立刻进入江州府,就是为了防止引起大唐的全面反弹。